為什麼說中華民族並非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多中國人認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能和中國人比肩的大概只有猶太人、日耳曼人。很多西方的專家教授和研究機構也支持這樣的觀點。

事實真是如此嗎?

恐怕未必。其實有很多事實都表明,中國人在很多方面的做法都不算聰明。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1.盲目崇洋媚外。

很多人根本就沒去過歐美,也不瞭解歐美社會和歷史,不知怎的就看中國不順眼,崇拜起了外國。這樣的人還不少,即使歐美疫情如此嚴重,還是有人崇拜歐美。

崇洋媚外的人很多還都是學歷高的人和富人。你說他聰明和說他傻好像都不太合適。只能說可能是教育出了問題。

2.太過於看重諾貝獎等西方獎項。

過去幾十年,幾乎每一年人們都會討論,中國何時才能獲得諾貝爾獎,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很少,何時才能在諾獎數量上趕上日本、美國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並非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除了諾貝獎,中國電影行業的人特別重視法國戛納獎,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以及金馬獎,中國新聞工作者把美國普利策獎看成最高獎項。中國科技工作者特別重視在《自然》等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

此類現象很有很多。

曾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的邊芹早就說過,只有反映中國人落後醜陋愚昧一面的中國電影才能在西方獲獎,反映中國好的一面的電影永遠不可能獲獎。文學方面也是如此。

中國人永遠都不能忘記,中國各行各業的衣食父母都是中國人,不是西方白人,各行各業都要為中國人民服務。為了獲西方各種獎而努力,明顯是本末倒置。

3.全民學英語。

有人說英語很有用,不學不行。道理我都懂,我問的是為什麼要全民學,重點在於“全”這個字。

炒菜、開車、看病、修電腦,這些技術也很有用,起碼比英語有用,

國家也沒有強制所有學生去學廚師、駕照、看病和修電腦,為什麼就非得要100%的學生去學英語?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並非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印度、菲律賓以及非洲很多國家英語很好,照樣很窮,日本人英語差,照樣富裕發達。可見國家的窮富與英語關係不大。

世界上學外語的國家很多,全民學外語的大國只有中國一個。

4.與國際接軌,忘了讓世界與中國接軌。

“與國際接軌”這句話在中國喊了好多年了。在這句口號之下,中國處處學外國,為外國人考慮,卻忘記了中國體量大,市場大,中國也該建立自己的標準,讓世界與中國接軌也是接軌,也是國際化。

5.外國人待遇高。

中國人在外國經常受到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而外國人在中國卻享受超國民待遇,外國找不到工作的人也能在中國靠教英語賺大錢,甚至可以兼職多家培訓機構。

很多大學優待留學生,給留學生的待遇比中國學生優厚很多。

6.農民利益不受重視。

春秋末期,趙簡子給晉陽百姓免稅十幾年,獲得了晉陽百姓的支持和擁戴。趙簡子死後,他的兒子趙襄子在和晉國智氏家族的鬥爭中,依靠晉陽百姓的支持最終獲得了勝利。才有了“三家分晉”。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並非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農民為中國的革命成功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多犧牲和貢獻,但農民作為社會最底層,他們的利益卻很少受到重視。中國的投資幾乎百分百投在城市,農村獲得的投資少得可憐。

中國的發展最終的依靠力量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底層民眾,而不是隨時可能移民歐美的富人和特權階層。趙簡子優待晉陽百姓,中國也應該善待中國百姓。

7.中國工業發達,經濟體量大,但話語權仍然被歐美掌握。

過去幾十年,由於中國地價低,勞動成本低(忽視農民工利益),成為歐美資本家賺錢的好地方。因此,中國獲得了大量外國資本家的投資,推動產業發展,工業產值一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

但是,中國不可能以同樣的方式獲得世界話語權。想要獲得世界話語權是真的需要動腦子了,要和美國精英們拼智力了。

中國人不太聰明的地方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必須要改變這些不足,才能更有前途。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中國人不聰明,怎麼會有今天的成就

中國有今天的成就,一是靠祖宗強大,給中國留下了廣闊的領土和燦爛的歷史與文化;二是靠老一輩革命家留下的先進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三是中國人的勤勞、忍耐和服從。

總結:中國人不是世界最聰明的民族,當然也不是最傻的民族,只能說世界各國人民在智商方面其實相差不大,尤其是亞歐大陸上的各國人。今後中國人還是要多動腦子,少受歐美精英們的忽悠,破除對西方的迷信,堅定走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