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保留重點一本大學,其他全部轉為職業院校能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嗎?

在家庭教育中造就英才


看了大家的評價我都驚呆了,竟然有人認為只保留幾所好大學,把其他大學都取締了!

然後,全民都只讀九年義務教育,15歲畢業去工廠做苦力,咱們的國家就有美好未來了嗎?

你嫌大學多,讓自家孩子不讀書就好了,別人家的孩子又沒礙著你什麼事兒,非得把大學撤了,讓所有人都不讀書,那這心眼也忒壞了!

你嫌年輕人不願意去工廠做苦力,可以自己帶著全家去工廠起早貪黑做苦力,你想拖著所有人一起去幹苦力,這想法也太不厚道了!


詩酒趁華年


早就應該如此。二本三本都以為自己是大學生,都應該是白領,哪怕兩千塊錢一個月捉襟見肘,也得是坐在寫字樓裡,哪怕幹著打字複印收發的活,也必須要對得起自己“本科生”的身份。

真正很多有技術含量的藍領工作如數控設備的操作,有技術含量,卻沒有年輕人願意放下"身段"從事一線操作,而現在技校類,更是連二本三本都考不上的人上的,又如何做好這些需要態度認真去學的好工作。


sock


提問者這種說法筆者非常認同。

理由是:全國的一本高校,它包括985、211高校,與各省具有特色和辦學歷史較長的本科高校。這些高求在全國都是有知名度,每年招生,估計約佔高考參考總人數的五之一多。招的這部分學生屬於各中學優秀的高中生。

這批高考生進入大學生後,大多數學習能力比較強。這部分大學生,一本高校可以重點加強理論基礎專業知識,為祖國培養尖端的科技人才提供根本保證。

而其它普通本科院校,全都轉型為職業本科院校。輕理論專業知識,重實踐知識,培養實用性人才。

這樣的話,普通本科變為職業本科後,由於實踐能力比較強。到單位後,這些畢業生工作容易上手,也較受單位的歡迎。同時,對於這些職業本科畢業生就業也變得更容易。

而象當前培養的本科生,在大學學習的都側重理論知識,而有的學生學習感到枯燥無味,有的學生學習非常吃力。

大多學生考試以後,所以理論知識都忘了,且在工作中所用得到的也非常少。

而有的本科高校,大學畢業生實習走過場,沒有落到實處,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本沒有得到提高。

這樣的本科生,就業時,成了夾心層餅乾,考研究生缺乏競爭力,與高職專科畢業生比較,實踐操作能力要差。

為此,在就業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有多年的普通本科生的就業率低於高職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率,便是例證。

所以,若將普通本科生轉變為職業本科後,由於畢業生側重於實踐能力。為此,就業時,用人單位比較歡迎,這對本科生的就業非常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