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編輯丨拾初集團

一場無眠夜!兩大消息突襲!


國際油價“蹦極”,疊加“有史以來最激進”美聯儲2.3萬億美元新流動性提振美股,標普創下1974年來最好單週表現。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昨晚,這場被描述為“拯救油價唯一希望”的“歐佩克+”產油國線上視頻會議在週四收盤後宣佈,各產油國達成一致,將從今年5月份開始每天減產1000萬桶,首輪減產時長為期兩個月。之後7月開始,第二輪減產幅度每天800萬桶,持續到今年年底。最後,從明年,2021年一月開始第三輪減產,幅度每天600萬桶,一直持續到2022年的4月。


但後續市場“蹦極”般的反應說明:第一,本次談判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說明歐佩克各國以及俄羅斯在內的其他產油國之間的分歧仍然存在。第二,市場依然對於這樣的減產幅度是否會有效,打了一個問號。


同時,昨晚美聯儲方面宣佈新的舉措來注入流動性,這將使美聯儲能提供最多高達2.3萬億美元來進一步支持經濟。其中,新設立的市政流動性工具(Municipal Liquidity Facility)可提供最多5000億美元的貸款;而大眾企業貸款計劃(Main Street business lending program)可提供最多6000億美元的貸款。當地時間週四,美聯儲宣佈新的舉措來注入流動性。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的努力主要針對實體經濟中最需要幫助的部分,其他計劃可能會增加。


新冠疫情在全球以大流行蔓延,對全球金融體系帶來顯著衝擊,也帶來全球金融體系在動盪中重塑的新趨勢。在疫情衝擊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恐慌動盪的時期,罕見地出現主要金融資產都大幅下跌的狀況,投資者在恐慌中賣出各類資產,爭相持有美元,這也是事實說明,即使全球對於美國未能主動組織全球抗擊疫情有不少批評,對美國近年推動的“美國優先”的逆全球化策略有不滿,但是在金融市場恐慌時,投資者權衡各種金融資產,會發現還是美元相對安全,以至於金融市場動盪的同時出現了“美元荒”。


但市場的瘋狂只是表象,為緩解美元荒而無底線放水的最終受害者可能還是美元。而人民幣資產也有望成為新的全球安全資產中心。


是的,人民幣的機會來了......

No.1

“海王”美帝再加放水力度

緩解“美元荒”

這實際上以市場恐慌的形式,確認了一個現實:雖然美國經濟規模在全球佔比持續下降,美元依然佔據絕對的優勢支配地位,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中,沒有貨幣在恐慌時可以與美元相比。當前的所謂全球化以及經濟的多元化,主要還只是在實體經濟層面;而在國際貨幣體系層面,美元依然佔據與美國經濟規模不相稱的主導地位。


這種國際貨幣體系實際上也給了美國一個天然的特權,就是通過大規模發行貨幣來讓全球分擔危機的衝擊。為了緩解疫情衝擊下的恐慌情緒與經濟基本面下滑,歐美國家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尤其是美國採取無限量QE解決短期流動性問題,且在4月9日晚,美聯儲又宣佈新的舉措:將採取措施提供高達2.3萬億美元貸款,可謂是“有史以來最激進”的釋放流動性措施。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啟動無限量的QE雖然暫時穩住了局面,但長期來看確實是利用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讓全球經濟體系分擔了美國經濟調整的成本,在全球經濟體系逐步穩定下來之後,各國逐步會發現這是不利於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的。

No.2

美股市場流動性惡化

給人民幣可乘之機

疫情在世界各國擴散,美股在持續十年的上漲之後,也積累了調整的壓力,導致金融系統呈現出脆弱性。3月份美股大跌且多次熔斷,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政策等出臺之後又推動美股短期大幅回升,波動之戲劇性也是少見的。在市場恐慌階段,美元LIBOR-OIS利差和金融狀況指數大幅飆升,反映出市場流動性急劇惡化。


伴隨著美元流動性的稀缺,其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也呈現出不同程度貶值,由於疫情在中國得到較好控制、經濟基本面預期相對受衝擊較小,與其它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國際指數保持著較高穩定性。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從技術層面分析,3月市場恐慌時期的美元流動性短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 一是外國銀行削減自身在回購市場的做市規模;

· 二是離岸非美銀行拋售在岸美元資產;

· 三是ETF等金融資產面臨鉅額贖回而導致的流動性短缺。


為了防止恐慌,美聯儲採用一些列政策工具提供流動性:首先,紐約聯儲通過1-3個月逆回購連續兩天向市場合計注資1萬億美元;其次,美聯儲啟動永久公開市場操作直接入市購買370億美元美債;同時,美聯儲在緊急狀況下設立直接購買商業票據機制,直接向企業和家庭注入流動性,避免流動性危機,目的是穩定企業短期償債壓力以及家庭在停工後的消費。


進入4月以來,美聯儲緩解流動性的政策短期效應逐步顯現,其它主要貨幣幣值在波動中趨於穩定,但從長期來看美國施行的無限量QE、從而在事實上利用美元的支配地位讓全球分擔美國經濟波動成本的做法,可以說是以更大的規模重新讓全球印證了關於美元的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是你們的問題。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No.3

國際貨幣體系動盪的時期

往往也會醞釀變革的動力

美元的動盪,客觀上也提出了需要新的相對穩定的貨幣的需要;美元、歐元和日元等主要發達市場的貨幣相繼步入零利率,也使得全球資本需要迫切地尋求回報相對高、市場具有深度、與現有的歐美金融體系關聯度不強的市場。相比較來說,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突顯出獨特的優勢,也客觀上出現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機會窗口。


受疫情衝擊影響,目前中國國內經濟短期目標是復工復產,從長期看還需要鞏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推動經濟增長動力轉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在當前動盪的國際金融環境下,穩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短期看可以減少匯率風險對出口貿易企業復工復產的衝擊,長期看有利於鞏固中國在全球的供應鏈和產業鏈佈局,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深度與廣度。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金融市場開放在提高中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的同時,也必然會增大跨境資金管理的難度。雖然近期海外市場波動對中國金融市場帶來了一定衝擊,但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是中國長期堅持的政策導向,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不意味著風險也隨之擴大。歐美金融體系的動盪,會增大國際資金對於相對穩定的貨幣及其計價的資產的需求,人民幣及其計價的資產應當有條件在動盪中獲得更為廣泛的認可。


目前最關鍵的是需積極創造條件,提供更多的人民幣計價產品和更順暢的人民幣融資渠道,吸納這些尋求重新配置的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從而穩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No.4

如何站上世界貨幣的高地?

是個漫長的技術活

一種貨幣要想真正成為世界貨幣,是非常不容易的,通常需要漫長的過程,而且常常還需要國際貨幣體系有現實的需求。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通常具有三種功能:一是廣泛地用於國際貿易計價和結算;二是廣泛用於借貸和投資。由於其用於計價結算,就會產生支付需求,進而在金融市場就可以用於借貸和投資;三是成為儲備貨幣,計入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貨幣的國際化,也就是一種貨幣的結算、計價和儲備功能不斷擴大並超出原來的發行區域。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歷史體現。當前動盪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客觀上需要新的相對穩定的、有深度、有流動性的貨幣,來降低整個國際貨幣體系對於單一貨幣的過度依賴。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疫情在海外繼續蔓延,海外供應鏈的不少環節停擺,海外對處理疫情應急物資需求激增。在保證國內醫療物資供給充足的情況下,中國有條件在貿易框架內按照國際貿易原則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積極出口所需的醫療物資,充分發揮產能優勢和供應鏈優勢、以及及早控制疫情的優勢,同時也有利於在動盪的疫情衝擊環境下,向全球傳遞中國堅定推進全球化的決心,讓全球主要製造企業放心地將供應鏈的相關環節放在中國,維護和強化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與此同時,

考慮到這些出口的醫療物資的主要供應環節主要在中國市場,主要以人民幣計價,為了降低匯率風險,可優先採取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應急物資,配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利用美元不限量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帶來的波動,和人民幣相對穩定的機會,推動出口貿易企業採用人民幣結算,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融資,有利於擴大人民幣境外使用範圍與方式。針對當前人民幣計價貨幣功能推動相對緩慢的現狀,考慮到大宗商品的特徵和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大宗商品定價權也有條件成為備選的突破口之一。

No.5

人民幣新階段戰略佈局

大宗商品是重要突破口

中國作為全球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已經成為大宗商品市場的主要交易商。中國大宗商品在全球消費量中的比重接近兩成;大豆、鐵礦石等多個品種的進口總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對天然橡膠的外貿依存度已達到50%,而大豆、鐵礦石和原油甚至遠高於天然橡膠,分別在60% , 60%與80%以上。作為最大的消費國和出口國,中國在大宗商品市場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受制於中國對大宗商品的剛性需求和掌控定價權的期貨交易所的缺位,中國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力尚僅體現在議價權上。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權的缺失,使得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往往面臨著“中國買什麼什麼就漲,中國賣什麼什麼就跌”的價格陷阱。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缺失影響了人民幣國際貨幣職能特別是計價職能的進一步擴展。

借鑑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國際貨幣的經驗,推進國際化的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無疑是人民幣國際化在新階段戰略佈局的關鍵一環。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① 油價“上躥下跳”

推動人民幣結算交易


4月9日晚間,一場被描述為“拯救油價唯一希望”的“歐佩克+”產油國線上視頻會議宣佈,各產油國達成一致進行減產,但減產幅度不及預期,油價尾盤仍大幅跳水。近期的石油大跌,衝擊全球能源產業,中國是石油消費大國,戰略上不僅需要在油價低位補充石油庫存,在美國金融市場動盪,油價下跌的特殊背景下,推動與石油相關的大宗商品交易採用人民幣結算交易,有利於減輕中國進口石油對美元的依賴。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② 大視野佈局

提升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的三步棋


從長遠來看,提高人民幣在大宗商品的定價權還需更大視野的佈局。


首先,藉此機會擴大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市場份額,以中國大宗商品的鉅額交易量為基礎鼓勵跨境企業在其全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其次,積極推進人民幣成為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貨幣,藉助稀土、石油等中國佔有優勢市場地位的進出口商品,推動人民幣計價。


第三,借鑑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的模式,通過香港市場,實現國際市場與內地市場的商品通,吸引國際投資者通過商品通參與內地商品市場,也促進內地投資者通過商品通參與國際市場,擴大人民幣計價的商品價格的國際影響力。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③ 數字經濟時代

發展金融科技是殺手鐧


數字經濟時代,發展金融科技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要求具備與之相匹配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結算機制,適時動態跟蹤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資金流向流量,使資金流動都置於透明度更好的交易平臺之上。通過科技手段的廣泛應用保證交易安全性和高效性,是當前中國在金融科技方面具有的優勢,也有條件以此為基礎支持擴大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的國際化程度。


雖然歐美金融市場波動會對各國、當然也包括中國金融市場帶來一定衝擊,但當前特定的市場環境,也對人民幣這樣相對穩定的貨幣、以及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產生了更高的需求,這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難得的機會窗口,也有利於鞏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佈局、促進中國產業升級。

激進放水+油價蹦極!癲狂市場下,人民幣能否逆襲登頂?

No.6

人民幣崛起正當時

但仍需保持清醒

毫無疑問,天助東方大國。全球流動性緊缺,人民幣正可大顯神威。美元荒的出現表明世界金融系統對於美元的依賴,但這樣的依賴如果存在風險,那麼出於避險的需要,依賴也會慢慢褪去。全世界嗷嗷待哺,他們需要信用。人民幣信用,不僅僅是承諾,她背後是強大的中國製造,仍有生機的中國市場,和堅如磐石、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體制。


而需要保持清醒的是:小心那些綠色的廢紙,他們正在買走中國的優質資產、商品和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