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捨得”這詞,從字面上看,舍便在前;如果換過來,“得舍”根本讀不通。而且依我的經驗與覺知,任何事物也只能是先舍,後才會有得;如果想先得而後舍,大多也行不通。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我家決定換間大屋的時候,兒子非常難捨以前那間老屋。因為他對那間老屋有感情——初中、高中、大學,他都是在那度過的。一個人的13歲到25歲,那是多麼燦爛輝煌、豐沛繁茂的歲月呀。他那樣重感情且念舊的人,不捨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沒有辦法呀,那間老屋已經難以盛下我們日漸蓬勃的日子了。新的大屋子必須買。而要買新屋,就必須將舊屋子賣掉才有買新屋的銀子。最後,生存是最硬的道理。老屋賣掉了,我們搬進了新屋。兒子在新屋裡找到從未有過的愜意之感。之後某日,我們開車經過老屋,我提醒兒子老屋到了耶。兒子卻說,現在我看都不想看它一眼。他真的竟沒有朝老屋方向扭下頭。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老屋怎麼能與新屋比敞亮和舒適呢。可如果不願捨棄老屋,又怎麼能感知到新屋的好呢。這便是有舍才有得。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閨蜜有個兒子,與我兒子一般大,非常優秀,是我常向兒子唸叨的“別人家孩子”。他的初戀是他高中同學。兩個人相戀六年後分手。我甚是替他們惋惜。有次見到他,我對他說:“再也遇不到一個女孩,陪著你去經歷從那個年齡段開始,純潔而又純粹的感情了。你不覺得可惜麼?”而他的回答讓我更加覺出了他的優秀。他說:“我的未來一般來說還有六十年以上,六年的時間證明我們倆不合適,難道為了這六年,我便要讓我未來的六十年都處在不合適的煩惱之中麼?”後來,他遇到對路的女孩。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了。正因為他曾經的舍,才有了現時的得。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雖然任何一段感情都會有些美好的記憶讓人難以割捨。這也是人為什麼總是被感情糾纏的原因。但若不痛下決心割捨一段應該割捨感情,便會陷在其中痛不欲生。生活裡,純粹的不好,很容易讓人割捨。而那些在不好裡裹挾著好的人和事,才是人們糾結舍與不捨的原因所在。未來還未到來,而充滿未知的未來總讓人裹足不前。所以,對未來的預判是決定對一件事物是否應該舍掉的關鍵。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所以,在我看來,當“有舍才有得”成為前提條件時,具不具備對舍之後狀態的預判,才是“有舍才有得”這個普世的理論,成為滋養和暢達我們人生的關鍵。而一個若要想具備預判未來的能力,需要學習和積累。而學習和積累同樣需要舍,因為若不願放棄存量,你人生的U盤又哪來那麼多貯存的空間呢?那麼,讓我們先學會舍吧!


關於“捨得”的一些胡思亂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