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發的求職簡歷郵件杳無音信,而他就能拿到面試?

你一定曾經發過很多後來對方就杳無音訊的郵件吧?你是不是也曾經覺得 XXX 看上去挺好的,怎麼發郵件給 Ta,Ta就不回覆了呢?

95%的情況下,答案不是對方耍大牌,人們每天都在處理上百分郵件,多一封不多。真正的原因是,你發的方式錯了。所以這篇文章,就講講如何發 Cold Email(冷郵件,泛指所有不是關係特別熟、但想要對方幫忙的郵件)。三個核心原則,由淺入深。為什麼你發的求職簡歷郵件杳無音信,而他就能拿到面試?

原則一:越短的郵件越容易得到回覆

這個最簡單易懂,因為每個人應該都有體會,但自己發郵件的時候往往就忘了。我自己的真實情況是,兩三句話的陌生郵件會立即回覆,五句話以上的陌生郵件就會放一放。放一放的意思是,大部分放著放著就再也不會去回了。

郵件字數越長,給對方造成的精神壓力越大,現代人平時壓力已經很大了,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直接把你這份壓力拋之腦後了。這一點,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自己的情況是什麼,就馬上能開悟了。

所以,五句話以內的郵件是王道。

原則二:別說你自己的事兒,

說這事兒跟 Ta 有什麼關係

說這事兒跟 Ta 有什麼關係

這個世界上對方最在乎的人是誰?對了,Ta 自己。太多人寫 Cold Email 的時候,花了 80%的篇幅在寫自己的事——“我是誰啊、我在幹什麼啊、我的歷程啊、做的事兒的每個細節啊”……您等等,您寫這封郵件給對方做什麼來著,對方正在高效率地處理大量和自己密切相關的郵件,您這是給他插一個故事會麼。

所以,你的郵件第一句話應該直入主題地告訴對方,這封郵件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如果你希望增加對方回覆的慾望,那麼你接下來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儘量和對方的利益和興趣牽扯上關係。你可以花 500 個字來形容你自己有多牛 B,但從吸引力上來講,這比不上你花 50 個字來闡述清楚你這事兒和對方有什麼關係。

原則三:讓Ta可以很容易地回覆和幫助你

這一條只有 1% 的人在做。

舉個例子吧。你在聽完一場創業講座後,和人脈頗廣的演講嘉賓在臺下交流了 10 分鐘。他覺得你的項目不錯,答應可以將你的團隊信息介紹給天使投資人 A、投資機構 B、和供應商合作方 C,讓你回去發詳細資料到他的郵箱。然後你開開心心地回去發了你的項目簡介到他的郵箱,內容大意是說:

很高興今天和你 Blahblahblah。我們的項目是 Blahblahblah,怎麼怎麼 Blahblahblah,已經獲得了 Blahblahblah。附件中是詳細的項目資料。謝謝您的幫助!今後咱們 Blahblahblah。

後來,就沒有後來了。然後你就開始想,”XXX 看上去挺好的,其實也不過如此”。如果你這樣想的話,請你站在這位可憐的演講嘉賓的角度想一想——

他在當天清理郵件的過程中,看到你的這封郵件以後,需要:

先思考他當時究竟答應你要介紹給哪些個人,關聯點究竟是什麼

找到這三個聯繫人的郵箱

分別寫三封獨立的郵件給這三個人來介紹你的這個項目和他們的關係。

這至少是半個小時的時間投入,你真以為人家是你乾爹啊。光在發郵件的時候說“我知道您是個大忙人”,其實只是停留在了一種被動懇求的口吻上,跟伸手要錢其實是同一種精神。

很多人其實都是願意幫助他人的,但前提是你必須要努力地讓對方可以更容易地幫助到你。所以你可以怎麼做呢?你回去以後,應該發四封郵件:

第一封:“很高興今天和你 Blahblahblah。我們的項目是 X,您提到了可以我們的項目可能會讓天使投資人 A、投資機構 B、和供應商合作方 C 感興趣。接下來我會發三封您獨立的郵件給您,分別是寫給 A、B、C 的。這三封郵件都是可以被直接轉發的格式。謝謝您的幫助!”

第二、第三、第四封在內容和措辭上分別是寫給 A、B、C,簡潔闡述你的項目和他們的關係,並且保證格式完整,讓你的聯繫人可以直接轉發。

大而全的長郵件大家都會寫,也很容易寫,所以也不追求什麼回覆率;寫短郵件則需要更多努力。而寫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思考的短郵件,則更是需要時刻努力保持這種意識。

大而全的長郵件大家都會寫,也很容易寫,所以也不追求什麼回覆率;寫短郵件則需要更多努力。而寫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思考的短郵件,則更是需要時刻努力保持這種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