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hello,大家好,我是妖影


近些日子在看一些無聊的雜誌時,發現了這麼一個冷知識:伽利略並沒做過鐵球實驗


妖影覺得可能很多小夥伴看到這個反應應該都差不多。妖影在看到這篇文章時,第一反應是“假的”,畢竟小學課本不能騙人...


然而在妖影的多方求證下,還是打臉了...


更多詳情,還容妖影慢慢解釋與你聽


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的大致內容:


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


“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速度和其重量成正比。但是伽利略對此表示懷疑,他那時候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宣佈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伽利略在斜塔頂上出現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


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


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可是真相併不站在小學語文課本那一方。


實際情況是,伽利略當時是通過理論方式推翻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並非是以實驗形式推翻。


以及現有的各種資料並不能證明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鐵球實驗”。


而且,“鐵球實驗”的故事,是民國時期由國外傳入,近幾十年被寫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其真實性並沒有得到過廣大學者的證實。


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做斜面實驗的伽利略

不過近日,人文清華的科學史家吳國盛,倒是對此故事做出了合理的解釋。


原話如下:


這是一個歷史疑案。


最早傳下來是“有”,但早期的科學史家認為沒有,因為他做不出來。如果真的扔兩個球,很明顯重的先落,所以這個實驗是做不成的,而且伽利略的手稿裡也沒有提到這件事。


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大概他做過這個實驗,伽利略另外一些新發現的手稿裡提到“把重球和輕球落下去,輕的走得快”,這不是很奇怪嗎?


但伽利略的手稿裡的確是這麼說的。


這是什麼原因?第一說明伽利略的確做過,因為不做這個實驗不知道輕的落得快,人們一般認為重的落得更快,只有做實驗的時候才會發現這個結論。


後來有一個科學家就做了一個實驗,他發現有很多這種情況,為什麼?


因為一手抓重的、一手抓輕的,很容易把重的抓得比較牢,同時放的時候先把輕的放下去了,這是實驗誤差造成的


這正好說明伽利略可能做過實驗,只不過他可能沒有用這個實驗數據,並不是傳說的在比薩斜塔做了實驗,其他人啞口無言。


故而,伽利略的“鐵球實驗”,在現在看來,大概率是後人

杜撰的了。


但是,後人為什麼要給名人加以這樣一個經不起推敲的故事呢?


想必很多人也都知道這其中的原因,無非是為了展示科學家們偉大的求知精神。但,妖影認為像伽利略一樣的科學大家,實在是不必為其杜撰故事。偉人本身的巨大成就就是對後世最好的榜樣。


過於吹捧甚至或編造,有時候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一書中所言:“伽利略是這個傳說中的英雄,雖然他實際上並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實驗,但在實質上,他完全做了他應當做的事情。”


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現今的比薩斜塔

綜上足以說明“比薩斜塔鐵球實驗”並沒有真正存在過。


而且,據妖影所知,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比如說“愛迪生救媽媽”、“蘋果樹下的牛頓”等等。


不管如何,課本中的東西理應保證其真實性。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真實性才是教育的基本條件之一,不是嗎?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奇怪的三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