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日IPO申購的"慧辰資訊"為例,淺談科創板IPO遊戲規則

作者:CFO大叔

來源:公眾號【洞察新勢力】(ID:Insight-of-new-power )


北京慧辰資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辰資訊"),於2015年8月12日以"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股"的身份登陸新三板,於2019年6月27日發佈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2020年6月18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其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2020年7月7日開放網上申購。慧辰資訊,作為大叔提供財稅諮詢籌劃服務的第一家登陸科創板IPO企業,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大叔在此先表示恭賀,再跟大家從財務視角淺談一下科創板的IPO遊戲規則!


以今日IPO申購的


01

高水平的財稅諮詢籌劃一定是看全局而謀長遠的,併為資本運作提供助力


大叔這些年,經常聽到來自企業家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兩種聲音。

一是,稅務籌劃不就是解決發票或稅收窪地的問題嗎?

二是,我做了稅務籌劃,為什麼後面還是出現了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大叔認為是隻看到了表象形式,而未見到本質內核。因為稅務籌劃,會涉及到利用稅收窪地和交易開票的操作,但其背後卻有著關聯交易、轉讓定價、是否虛開、商業模式等必須考慮的問題。即是否構成關聯交易,轉讓定價是否合理,商業模式是否成立(交易安排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是否惡意利用窪地政策虛開發票?只要牽涉到稅收窪地有關聯方企業,在IPO的過程中,上述幾個問題是會計師、券商和證監會必定重點關注和審查的。

至於第二問題,大叔經常說,高水平的財稅諮詢籌劃一定是看全局而謀長遠的,而現實中90%以上的財稅諮詢籌劃機構,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給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又給製造(埋下)了一個問題(地雷)"

大叔一直堅持認為,稅務籌劃不能簡化為某種工具,比如個體、個獨、稅收窪地(分/子公司)、靈活用工等,不能把"諮詢"給閹割了而直接套用這些工具,還需要考慮是否有申請政府資助項目的計劃,是否有股權融資上市的計劃,是否有銀行貸款計劃等進行綜合判斷後,採用上述方法之一或者幾項,並且還可能配套考慮使用它方法——比如,調整設計企業的股權架構、靈活用工等來安全合規地大幅降低稅費成本,同時,又不影響申請政府資助項目、股權融資上市、銀行貸款等計劃安排。

大叔在給匯辰資訊做財稅諮詢籌劃輔導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因素,不僅僅是給解決 了合理節稅的問題,更是有力地助推了其資本運作戰略行動(融資、新三板掛牌和科創板IPO)!

以今日IPO申購的


02

志存高遠的企業家幾乎必定會走資本運作,尤其是直接IPO之路


大叔認為,志存高遠的企業(家)幾乎必定會走資本運作,尤其是直接IPO之路,而IPO對企業(家)來說也有著誘人的回報。比如,通過IPO可以獲得品牌知名度、融資便捷性、倒逼提升內部控制與管理水平、股權溢價套現、社會形象地位等。

具體來說,上市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形象地位更高,更有利於獲得上下游行業資源而開展業務合作;擁有更高級別的信用而獲得豐富的融資渠道,比如,更容易獲得政府財政支持、銀行貸款或者公開募資(定增或發債);企業IPO,還是一個倒逼內部控制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過程,讓企業進入規範化、制度化的發展軌道,增強抗經營風險的能力;企業家、核心團隊和投資方可以依法將股權套現,帶領大家一起分享因股權溢價而帶來的超額財富蛋糕。

號稱"永不上市"和"不做股權投資"的華為,於2019年4月23日悄然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7億元人民幣,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經營範圍明確地寫著:創業投資業務。

事實上,在成立哈勃科技前,華為至今已有多筆公開投資案例。從公司業務層面看,主要圍繞物聯網、芯片、雲存儲等關鍵技術領域,也有涉足些許互聯網項目。華為內部業務收入結構從B端運營商驅動型,向C端終端驅動型的轉變,倒逼華為在不突破《華為基本法》的基礎上構建產業生態。

而從廣義上來說,投資和融資(含IPO)都屬於資本運作,商場如戰場,"不看其說什麼,而看其做什麼",華為既已自破"不做股權投資"的禁忌,被其投資的非上市企業未來IPO——即華為系IPO,該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03

以"慧辰資訊"為例,淺談財務視角下的科創板IPO遊戲規則


以今日IPO申購的


首先,行業以及業務屬性。我們注意到慧辰資訊關於主營業務的描述"提供基於數據的業務分析與應用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通俗來說就是提供大數據相關的服務(含方案)——這是為了往符合科創板屬性的行業和業務要求去靠,也是在科創板上市必須符合的最基礎要求。這個不符合要求,其他表現再好,也不能在科創板上市。

順便說一下,很多企業家搞不明白創業板和科創板的區別,不清楚到底更適合在創業板還是科創板去上市。大叔在此援引中信證券高級副總裁(SVP)馬孝峰先生,在2020年6月4日晚上作題為《企業IPO,科創板與創業板如何選擇?》分享中的觀點——簡而言之通俗來說,科創板更加偏向於硬件設施和生物醫藥、雲計算等國家戰略性行業,而創業板相對來說偏向於軟件應用和常規的非國家戰略性行業。


以今日IPO申購的


其次,主要財務指標。慧辰資訊2018年總資產6.82億元,總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13.79%,其資產和收入規模並不大,收入增速/幅也並不大。但毛利率比較高,為39.14%。可見科創板對資產和收入的要求並不高,但比較看重毛利率,換句話說,高毛利率是加分項,畢竟毛利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商業模式的優劣。


以今日IPO申購的


第三,研發投入與核心技術。我們看到,雖然研發投入2018年同比增長了39.56%,但其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4.4%,遠低於2018年、2019年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研發費用均值(分別為11.2%、12.6%)和中位數(分別為8.23%、10.64%)。此外,其擁有專利的數量僅為5項。


以今日IPO申購的


根據2020年3月2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慧辰資訊在研發投入上並不達標(低於佔比營收5%,或三年累計6000萬元),而擁有專利數量則剛好夠最低標準(5項),營業收入則勉強達標(年複合增長率不到20%,但最近一年收入達到了3億元)。慧辰資訊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發佈之後,即有研究機構從大數據收入佔比和研發投入比例的角度對其科創屬性進行公開質疑,現如今仍然過審成功IPO,這裡釋放了幾個重要信息:

1、2020年3月20日發佈的新規——《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不既過往;

2、為鼓舞市場對註冊制股票發行規則的信心,給了申報企業和保薦機構極大的寬容性支持,允許低空飛行(同時與保薦機構跟投制度相捆綁);

3、保薦機構跟投制度,為科創板註冊制的實施實操提供了風險擔當和保駕作用;

4、保薦機構的品牌實力背書,在客觀上和無形中也有助於IPO成功過審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黃祐芊 .時代在線.《慧辰資訊IPO觀察:大數據業務佔比不足兩成,科創屬性遭疑》(2020-04-28)

2、財智星.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圖解科創板】慧辰資訊招股說明書(附影子股持股路徑)》(2019-06-27)

3、北京慧辰資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2019-06-27)


作者簡介:

CFO大叔(ID:980205245),資深CFO,10多年財稅諮詢籌劃實戰經驗。曾先後在上市央企、某知名互聯網文化娛樂企業和行業領先的某智慧財稅服務機構從事財稅諮詢籌劃、上市掛牌輔導等工作,作為專家顧問帶隊為上百家/位企業客戶和明星名人提供了財稅諮詢籌劃輔導相關服務,著力關注新時代的前沿新技術、管理新理念、商業新模式和娛樂新文藝。


往期文章推薦:

1、國家大力減稅降費,為何企業家們仍然“談稅色變”?

2、糾結996 or 擔心社保入稅?——"靈活用工"是解法(企業家必讀)

3、登上央視新聞+稅務局長表態,靈活用工將借海南熱點爆炸式發展

4、繼煤炭資源領域之後,電商行業又被查補稅,還不做稅務籌劃

5、稅務稽查到底查什麼?查收入!查成本!查發票!

6、美團8成佣金支付騎手,餓了麼招募10幾萬騎手:騎手職業的愁與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