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脫貧攻堅小故事系列:返鄉創業鄭盼盼

這次講述的脫貧攻堅小故事的主人公是30多歲的祥符區半坡店鄉石槽村的返鄉創業者和致富帶頭人鄭盼盼,他在半坡店鄉黨委政府的培養和支持下,在家門口做起了金絲黃菊種植和深加工,利用土地流轉和提供就業崗位,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精心管理才能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種植四年來,每畝金絲黃菊能給鄭盼盼帶來8000多元的收入。早些年,鄭盼盼在外做工程,每年也有不錯的收入。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朋友在飯店吃飯,發現一朵金絲黃菊的價格就達到了30元,他了解到種植金絲黃菊效益不錯,加上鄉黨委政府的號召和村兩委的積極動員,便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回到村裡,開始了種植的道路。最開始他試種了兩畝,來摸索經驗,當時由於缺乏必要的烘乾與包裝設備,他只好把新鮮的菊花運往黃山進行代加工,然而這樣的做法卻造成了生產加工成本升高,原本每畝可以收入上萬元,現在卻只剩下4、5千元。為了改變現狀,鄭盼盼想到了擴大種植規模,減少生產成本,決定擴大種植10畝金絲黃菊,併購買了深加工設備,自己烘乾包裝進行生產。

2018年,鄭盼盼的金絲黃菊種植規模達到了20餘畝,從那時起,全部菊花采用生態有機的種植方式,人工除草、人工剪花、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但是面對巨大的工作量自己的家庭顯然已無法完成,這時他便想起了村裡的村民和貧困戶。他心想:讓村民和貧困戶在不耽誤家務的情況下還能在本村務工,增加一份收入。據瞭解,小夥伴農業發展中心帶動周邊貧困戶23戶,30餘人,採取人性化、靈活性的工作方式,每人每天可以有90元錢的工資,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這樣的帶貧模式有效的使困難群眾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拓寬了增收渠道,並且調整了當地的農業種植結構,小麥和菊花一年兩熟的模式,既滿足了糧食生產用地,又實現了種植經濟增收。

2019年,鄭盼盼的小夥伴農業發展中心已建成佔地100畝的金絲黃菊種植基地、1000平方的烘乾包裝廠房,併成功的與開封市大觀商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實施訂單銷售模式,解決銷路問題。

鄭盼盼說:“2020年,小夥伴農業發展中心要把金絲黃菊產業做大做強。以靈活勞動就業的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可以到小夥伴農業發展中心來務工。同時,也計劃把村裡的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的土地進行流轉,用於種植金絲黃菊來增加收入。此外,他還表示:一人富不算富,我們將在企業正常發展的前提下扶危濟困,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敬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