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6年拍攝的英國記錄片告訴你:家庭教育法則四個要點

世界記錄片排名前50名的影片《人生七年》,講述的是14個來自於不同階層的兒童從7歲到63歲的人生經歷,他們分別來自英國倫敦的上層階層,利物浦的中層階層家庭,倫敦東區的工人階級,農村家庭和兒童福利院的孩子。

故事開始的時間是1964年,當時所有的人才7歲,然後每過七年做一次面對面的採訪,拍攝記錄時間跨度長達56年(到現在還沒有停止拍攝的意思),用編導邁克爾的話來說,以上物色的人濃縮的是英國2000年的新一代,雖來自各階層,但他認為英國“階層的壁壘無法被打破”的。


歷經56年拍攝的英國記錄片告訴你:家庭教育法則四個要點

作為一部偉大的紀錄片,歷經時間的長河去記錄14個人物半個世紀來的故事,這在電影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通過影片我們彷彿穿越時間的隧道,以極短的時間看到了每個人物七年一次濃縮的人生際遇,看到了被挾持在社會大潮中各種抉擇的悲歡離合。少了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一幀幀人物畫面劃過,人物形象像正態分佈,亦像我們走過的四個季節的感受,蓬勃萌發--風華正茂--春華秋實--歲暮天寒。

正是這樣的接地氣,讓我們對曾經雞飛狗跳又或者歡呼雀躍的生活有著是曾相似的感覺,讓我們從中獲得了人生啟發與更深的生活感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裡面的場景投射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淺談一下家庭教育的幾點法則:

1.給孩子最好禮物是提供優質的教育。

正如片中人生贏家安德魯說的:“我不知道什麼樣的物質是有用的,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誰也奪不走的”。優質的大學教育,是進入社會各行業和繼續深造的“敲門磚”,也是今後人生擇業的一個基礎,說是人生逆襲的利器一點不為過。上流社會高富帥“三劍客”約翰,安德魯,查爾斯三人七歲時就有了自己求學的規劃,通過讀名校進入理想中的行業。農村來的孩子尼克抓住機會,讀牛津大學逆襲為大學教授。

除了學校教育,家庭環境和父母的眼光和格局對孩子的影響也就深遠的,父母長期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會形成思維定勢。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尼爾,出身在一個父母都是教師的中產家庭,但不幸的是其父母親強勢的性格,對尼爾期待很高管教過嚴,一味強調讀書和生活中過度的保護,缺少為人處世的引導和溝通,致使他在日後的生活因情緒教育失敗而形成精神障礙,16歲便患上精神疾病。後因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失望中來到倫敦打零工,種種的失意讓他最終走上了漫長的流浪之路。其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生活讓感嘆不已,成為片中唯一人生逆轉直下的悲劇。


歷經56年拍攝的英國記錄片告訴你:家庭教育法則四個要點

2.面對生活的不確定,要培養堅強,樂觀,奮勇直前的性格。

生活從來不是風平浪靜的港灣,有時卻像是充滿驚濤駭浪的大海,擁有一個好的性格是苦難的最好解藥,讓孩子在生活多一點的錘鍊,他們的機體才對苦難擁有強大的免疫力。沒有接受過大學的教育的蘇,35歲後離婚成為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但能樂觀的面對困境不斷的學習,42歲開始全職生涯,49歲成為法學院的學生課程主管。對生活充滿熱愛,敢於嘗試的孩子總是能遭遇更多“好運”。而那些從小被父母打壓得畏縮、自卑,或是被過於保護的孩子,一次挫折就可能打得他爬不起來。


歷經56年拍攝的英國記錄片告訴你:家庭教育法則四個要點

3.勤奮仍是逆襲人生最重要的利器,但認準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則是關鍵。

生活的真諦就在於找到你的興趣和所愛,你所愛的事業,所愛的工作,所愛的人,所愛的事物,所愛的一切。為了美好的人生,不管來自哪個階層,誰不是全力以赴呢?如約翰,託尼,蘇等,特別是尼克,農民的孩子尼克打小在鄉下長大與牛羊做伴,小學時作為村裡唯一的讀書人,他每天都要步行3英里去上學,對世界的真相瞭解充滿著好奇心,渴望探索月亮的奧秘,讀完寄宿學校後通過在牛津大學深造和努力,曾經對鏡頭害羞的低下頭的靦腆少年,在知識和閱歷的洗禮下,演變成了風度翩翩的大學的教授,完成了化繭成蝶的完美逆襲。


歷經56年拍攝的英國記錄片告訴你:家庭教育法則四個要點


4.人生的幸福是來自人生的意義,來自親情,友情,社會關係的美好。

布魯斯七歲就開始上寄宿學校,身材矮小性格內斂的他,經常無理由受到同學的打罵,從小缺愛的他後來父母又離婚了,經歷過種種始終選擇善良和寬容去對待這個世界,內心更是以扶傾濟弱為己任,他是牛津大學的數學高材生,卻選擇在公立學校當一名普通的教師,不謀求職位上的晉升,理由很簡單長期在一線教學,這樣對社會更有益。他還利用公假時間去了孟加拉助教,實現了小時候許下的諾言,當他知道流浪漢尼爾情況後,便邀請尼爾來他家住了兩年且不取分文。讓很多人感慨他才是真正的“貴族”,他42歲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另一半,後來又有了倆個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常常洋溢在布魯斯臉上的微笑,是打動人心的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通過這個影片多個人物,你還可以找到更多的幸福點。


歷經56年拍攝的英國記錄片告訴你:家庭教育法則四個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