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房子”是硬通货

前两天,写过一篇“小微贷”的经历,其中发现了一个共性,就是房子。在所有贷款机构里面,无论是银行、速贷、网贷,只要有房产,后面的事情都好谈。思来想去贷款过程就像一部电影“一声叹息”!

2002年创业至今,每年数百万收入时,北京房子5.6千,觉得不值得买;在湖北、西安、山东做分公司时,租房1.2千,买房也是1.2千/平米,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家,不值得买;今天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创业成功=买房!不过我仍然要庆幸自己是70后,生在那个北京房价5.6千/平米的时代。

这两天的新闻,深圳的房子又在抢购,北京的二手房成交也翻倍,青岛取消限购。。。疫情之下没想到最先复苏的是房地产,不过后来想想从以下几点简单分析,也就见怪不怪了:

1、降息+降准: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另外截至3月底已对约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简单估算,未来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将超过4万亿。

2、实体缺乏海外订单:虽然目前国内疫情有所缓解,复工复产的动作在加快,但海外市场由于疫情原因,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封闭阶段,世界成为了一个一个的孤岛,生产链条和海外订单被切断。

3、股市吸纳资金效率下降:2020年1月8日,上证指数报3104.8点,4月15日,上证收盘2823.16点。虽然面对欧美市场中国股市表现相对平稳、抗风险能力较强,但股市吸纳资金的能力不高。

4、政策鼓励公司购买物业:以北京的公寓市场为例,目前个人交易受到连续5年缴纳社保、全款等限制,但对企业购买几乎没有设置任何门槛,甚至还可以抵扣所得税。

5、上市公司是购买主力: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第三季度末的数据中,A股3743家上市公司中,有1826家公司持有投资性房产,占比超过48%,合计持有市值达1.334万亿元。如果按照百万一套房产计算,那么相当于近130万套房产。

在我国现有经济运行模式下:经济发展向好,企业资金充裕时,会考虑购置房产吸纳资金并实现资产保值;疫情重击下,企业资金断裂时,可以用房产抵押给银行获得流动性资金撑过寒冬;所以小微企业贷款会如此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房产=硬通货的情况下,未来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