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②:“名譽村長”火力全開助力精準扶貧

“名譽村長”助力精準扶貧

“百年古樹向遊人訴說百年見聞,老屋傾聽過祖輩居民生活百味,漫步其中,每一步都踩在歷史的軌跡中,體味著在城市無法感受的野趣。”喜迎小長假,恩施州政府副秘書長、州扶貧辦副主任、杭州援派扶貧幹部姚洪華在《大地講堂》欄目中向世人推介恩施市楓香河。杭州對口幫扶恩施州的三年,也是楓香河破繭成蝶的三年。三年前,這裡豬牛散養、糞便滿地,吊腳樓破敗不堪;三年後,這裡花香滿園,綠水青山,人民幸福美滿。

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②:“名譽村長”火力全開助力精準扶貧

小小楓香河的三年蝶變,離不開浙江新湖集團;而恩施州的三年蝶變,離不開“民營企業的天堂”杭州企業的眾人拾柴。杭州市結對恩施州,在對口幫扶的道路上,首創“名譽村長”概念。三年來,111位企業家和20個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扎堆”恩施州,擔任了166個貧困村的“名譽村長”。他們將基地建到大山最深處,把車間建在了易遷點,把小學造到海拔最高處,把扶貧產品賣向了全國。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中,“名譽村長”們給扶貧協作畫卷塗上獨特的一筆。

“要充分發揚社會各界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企業家和村民們都互動起來,共同參與到東西部扶貧協作中來,構建起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領隊、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說。

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②:“名譽村長”火力全開助力精準扶貧

從深度貧困村到美麗鄉村

名譽村長系統打磨助力蝶變

2017年6月,新湖中寶·恩施裕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戚建忠作為浙江新湖集團隨杭州市主要領導赴湖北恩施州對口幫扶考察團的一員,來到了楓香河。初見這裡並不美好,深度性貧困村楓香河吊腳樓破敗不堪,幾乎沒有一間像樣的房子,豬牛散養、糞便滿地,環境特別差,村民們的眼中滿是無奈、落寞。

“我們要為他們做點事情。”走訪完後,戚建忠默默下定決心。但是怎樣做才能讓鄉村實現綠色發展、永續發展、自我發展?最終,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恩施市工作組與新湖集團共同確定了對楓香河自然村實施綜合性治理深度貧困的總目標:按照“修繕民居,提升環境,完善設施,發展實業”的思路,實施綜合治理,進行整村改造。

2017年12月27日,“新湖·楓香河‘益貧鄉村’公益項目”啟動,深度性貧困治理高端對話圓桌會舉行;浙江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捐贈300萬元,用於“益貧鄉村”公益項目的啟動資金,揭開了杭州社會公益力量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援助恩施州的序幕。

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②:“名譽村長”火力全開助力精準扶貧

幫扶不止步。在“政企社民”四級聯動機制和“需求遴選、導向契約、服務跟進”三項工作機制作用下,楓香河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還激發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外牆掛著輪胎的“文藝範”,圍欄種上花草的“田園派”,配備了戶外休閒產品的“休閒風”……看到這個變化,戚建忠欣喜地說:“現在的楓香河處處是產業、步步是景觀、人人是導遊。”

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幫扶

消費扶貧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恩施富硒小土豆,來杭州首屆消費扶貧節,一起嘗一嘗。”為推進“硒品入杭”,巴東縣清太平鎮百果園村“名譽村長”張鐵成得知杭州首屆消費扶貧節的舉辦,第一時間送來打call視頻,為恩施農產品帶貨。近年來,雲集通過“百縣千品”“鄉村振興千人計劃”等項目積極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擴大銷售渠道,促進消費扶貧。“張村長”還成了張鐵成的“諢號”。

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②:“名譽村長”火力全開助力精準扶貧

同樣熱心消費扶貧的還有杭州益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新榮。作為太陽河鄉馬林村的“名譽村長”,姚新榮的抽屜裡有了份特殊的存在——厚厚的一摞飛機票。“馬林村自然資源豐富,盛產富硒農產品,貧困村並不是真‘貧’,‘窮根’在於不懂如何與山外的世界接軌。”為此,杭州益橙科技公司還與恩施仙芝堂公司聯姻,打造了“1+10+X”益貧電商平臺(市級1個總中心,鄉鎮10個分中心,在江乾區設立多個銷售點)。通過線上線下綜合發力,兩年多時間,恩施市“山貨”“硒品”在杭銷售額就超1億元。除此之外,姚新榮投資了700餘萬元在恩施深山建基地,就近吸納1000餘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從援助資金到扶智扶志

關愛下一代傳遞幫扶火種

“山裡娃唸書只能到鎮上,路遠不好走,家家戶戶只能到鎮上租房子,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付了房租不說,家裡還要有個大人陪讀,相當於損失了一個勞力。”恩施市劉家河村書記馬德鵬的一席話,讓初當上劉家河村“名譽村長”的浙江傑立建設集團董事長聞衛東掛念於心。“我要給他們建一所家門口的小學。”聞衛東暗暗立誓。

去年3月26日,項目落地生根,學校正式奠基。選址、設計、建材、施工,項目的每一個環節聞衛東都親自過問。“底樓一定要架空,山區太潮溼”“買3匹冷暖櫃式空調,冬天教室裡才暖和”……為了給孩子們最適宜的就讀環境,“名譽村長”關注每一個細節。甚至在發現工人用的水泥標號不高時,要求將原本已經抹好的地板全部剷除,重新使用更高標的水泥。8月25日,恩施市第一所國際化的鄉村小學劉家河村傑立小學正式建成。

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②:“名譽村長”火力全開助力精準扶貧

如今,在這個平均海拔1100米的高山之巔,在深度貧困村劉家河,響起琅琅讀書聲,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揚起攜手奔向小康的幸福風帆。

系列報道,戳鏈接,一鍵獲取👇:

我們奮鬥在小康路上系列報道① |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的杭州答卷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