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園之城”項目的示範效應--貴州旅遊--貴州--地方--首頁

住在泉湖旁邊的小區,劉永佳一家人情不自禁總會讚歎一番居家環境。

南湖位於白雲區,是貴陽市2015年啟動的“千園之城”計劃項目,原先的南湖經過整治後改名為“泉湖公園”。整治後的泉湖,水質更好,湖邊環境既有蔥綠的草坪、樹木,也有浪漫的廊亭、廣場,這裡總是遊客不斷。

所謂“千園之城”,就是貴陽各類公園要達到千座以上。喀斯特獨特的地形地貌,決定了貴陽這座城市山水相映、草木相依,突出的生態品質,讓貴陽將這座高原之城打造成一個山清水秀、天藍土淨的“超級公園”成為可能。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進貴陽市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走向深入,先後出臺的《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條例》等法規政策,無一不強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一河百山千園”,通俗地說,就是整治市內河流水質,讓裸露山頭和空地“披彩掛色”,各個組團修建不同類型的公園。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建成城市公園、森林公園、山體公園、溼地公園、社區公園“五位一體”公園1000多個。觀山湖公園、天河潭公園、臥龍公園、花溪十里河灘溼地公園、登高雲山森林公園等“新秀”,與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長坡嶺森林公園等,共同組成了強大的“千字號”陣容。

為使生態文明與文旅交融的雙贏之路走得更遠,貴陽市堅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原則,大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南明河為重點的河流溼地生態景觀體系,山體植被綜合覆蓋率達到100%,“一河百山千園”的自然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優質綠色產品源源不斷出現,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生態美與文旅優的聯動發展,賦予了貴陽這座城市更多的內涵和深意。

南明河清水潺潺、鷺鷥共舞,圖雲關樹木蔥蘢、百鳥朝鳳,百花湖碧波盪漾、輕舟悠然,大將山溼地蟲鳴、學堂傳音……一幅清秀可人的生態與文旅共生共榮的畫面惹眼入心,令人心馳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