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鄭一佐

身處手機產業鏈的一環,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海科技”)從事充電器、移動電源等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已逾10年。這家位於“世界工廠”的製造業企業正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2019年3月,奧海科技向證監會正式遞交IPO申請文件,擬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一年後,2020年4月16日,奧海科技首發上會獲得通過。

不過,時代商學院注意到,受下游手機市場影響,奧海科技經營業績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主營業務毛利率大幅波動,且應收賬款壞賬損失金額較高。

【企業檔案】

奧海科技成立於2012年2月,總部位於東莞市。深圳市奧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奧海”)直接持有奧海科技61.95%的股權,為奧海科技的控股股東。自然人劉昊與劉蕾共同為奧海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兩人系夫妻關係,合計持有奧海科技82.9%的股權。

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奧海科技主要發展過程如圖表1所示。招股書顯示,2006年之前,奧海科技的運營主體為深圳市中天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電子”),公司以OEM(原始設備製造商)模式為主生產充電器;2006—2012年,奧海科技的運營主體為中天電子和2007年成立的深圳奧海,業務由OEM模式逐步過渡為ODM模式(原始設計製造商),生產2.5W和5W的手機充電器;2012年,奧海科技正式成立,同時中天電子和深圳奧海的業務逐步向奧海科技轉移,並於2015年轉移完畢;2017年至今,奧海科技仍以ODM生產手機充電器為主,並逐漸開拓物聯網市場,主要合作客戶包括華為、vivo、LG、小米、亞馬遜、谷歌、騰訊、百度、360、TP-LINK等。.

此次IPO奧海科技擬融資9.41億元,其中,計劃用於智能終端配件(塘廈)生產項目6.18億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0.73億元,剩餘2.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奧海科技IPO基本信息如圖表2所示。

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一、歸母淨利負增長,毛利率腰斬

受消費者購機慾望降低、手機產品創新乏力、技術同質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全球手機銷量陷入低迷。據IDC統計,2016—2018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分別為19.83億部、19.78億部和18.88億部。其中,2018年,中國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4.14億部,同比下降15.6%。

電源充儲電產品是手機配件之一。自成立以來,奧海科技一直以充電器為核心產品,其中又以手機充電器為主。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奧海科技手機充電器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7%、77.87%和80.95%。隨著下游手機行業競爭加劇,奧海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大打折扣。

2016—2018年,奧海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12億元、11.53億元和16.61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28%;而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億元、5127.08萬元和1.14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15.6%,出現了明顯的“增收不增利”現象。尤其是2017年,在營業收入增長情況下,奧海科技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滑68%。

這直觀表現在毛利率上,如圖表3所示,2016—2019年上半年,奧海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1.47%、22.76%、16.57%和19.25%,毛利率水平連續兩年下滑,2018年毛利率較2016年接近腰斬。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奧海科技毛利率水平並不算低,但近幾年卻下滑嚴重,毛利率跌幅大大超過同行。

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從分產品毛利率情況看,如圖表4所示,奧海科技充電器和移動電源兩大產品均出現明顯下降。2017年和2018年,其充電器產品毛利率分別下降8.73、6.26個百分點;移動電源產品毛利率分別下降9.9、6.94個百分點。

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針對充電器毛利率下滑,奧海科技稱,2017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由於平均售價下降和平均單位成本上升的雙重不利影響所致;2018年下滑主要由於平均單位成本的上升幅度大於平均售價的上升幅度影響所致。

就移動電源毛利率下滑,奧海科技表示,2017年,由於PNY(美國必恩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客戶訂單需求減少,以及該公司對Mophie(墨菲)的產品銷售降價,從而導致毛利率下降;2018年,因主要原材料採購價格上升以及低毛利率客戶(愛國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佔比較高,造成毛利率進一步下降。

時代商學院認為,綜合來看,由於手機市場出貨量持續下滑,奧海科技對上下游客戶議價能力有限,原材料的上升成本不能通過提高售價來實現轉移,因此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影響該公司盈利能力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二、3000萬賬款難收回

奧海科技的下游主要為手機、智能終端等產品廠商,銷售客戶包括華為、vivo、小米、Amazon(亞馬遜)、金立等企業。報告期內,奧海科技客戶集中度較高,且不同客戶的銷售額波動較大。

招股書顯示,2016—2019年上半年,奧海科技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03%、55.64%、59.62%和68.88%,顯然,前五名客戶的銷售佔比接近或超過五成。

與銷售金額佔比相對較高對應的,是奧海科技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佔應收賬款總額的比重。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奧海科技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佔應收賬款總額的比重為68.25%。如果客戶信用狀況出現惡化,奧海科技將存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金立曾為奧海科技的前五大客戶之一。招股書顯示,2016年,奧海科技對金立的銷售額為6867.62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達6.79%,是當年奧海科技的第二大客戶。2017年和2018年,奧海科技來自金立的銷售額分別為3640.22萬元和116.46萬元,銷售金額有所降低。與其類似的還有貝爾金、魅族、聞泰等多名客戶,奧海科技對他們的銷售金額也存在較大波動。

而2018年12月,金立因涉及數百宗民商事訴訟、仲裁和執行案件,被迫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截至2019年上半年,奧海科技尚有3424.96萬元的應收賬款未收回。由於金立財務狀況惡化,該等應收賬款的收回具有重大不確定性,奧海科技將存在3000多萬元賬款難收回的風險。

時代商學院發現,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奧海科技的應收賬款週轉能力顯著較弱。如圖表5所示,2016—2019年上半年,奧海科技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為2.95、3.12、3.47和1.66,同期可比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均值分別為4.04、4、4.25和2.06。招股書中,奧海科技坦言,與同行相比,該公司與客戶的信用政策和同行存在差異。

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就上述相關問題,時代商學院向奧海科技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覆。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