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手竿浮釣鰱鱅系列,已經完成四篇了!在前四篇中分別與釣友們探討了:不同風向對手竿浮釣鰱鱅的影響;不同季節如何選擇手竿浮釣鰱鱅的釣點;手竿浮釣鰱鱅的釣組搭配技巧;手竿浮釣鰱鱅的餌料搭配技巧。這四篇其實都是前奏,是為最後的實際作釣做準備、打基礎!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發完前四篇,有好多釣友私信本人,問我一些實際作釣中出現的問題!我給歸納了一下,具體有以下幾點。

手竿浮釣鰱鱅時,浮漂總是調不好,掛餌拋竿後浮漂經常沒入水中

提竿刺魚,中魚後魚竿瞬間拉成拔河狀,導致斷線跑魚

一會兒釣深一會兒釣淺,總是找不到正確的魚層,導致釣層無魚吃餌

抓口不準,不是空竿就是錨魚,錯過了很多魚的吃口信號

中魚後不是無法控魚,就是攪窩嚴重,幾條魚過後窩點就沒有魚了

出現這些情況,並不是天氣不適合釣魚,也不是釣點選擇錯誤,更不是和餌料有關!而是我們在實際作釣中,沒有掌握作釣技巧,作釣方法上出現了錯誤。

作為手竿浮釣鰱鱅系列的終章,本文就從:調漂方法、拋竿手法、找魚步驟、抓口漂相、控魚技巧五個方面,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手竿浮釣鰱鱅的實際作釣技巧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手竿浮釣鰱鱅的調漂方法

上面說的第一個問題,浮漂總是調不好,掛餌拋竿浮漂經常沒入水中,其實就是調漂方法的問題。手竿浮釣鰱鱅,講的就是一個“浮”字,餌料是懸在水中。這主要和鰱鱅的生活習性、覓食習慣有關,除冬季或氣溫特別低的時候,鰱鱅魚的生活與覓食都是在水域的中上層,所以作釣時我們也都採用浮釣法。

浮釣調漂和底釣調漂不一樣,底釣可以帶餌調漂,也可以空鉤調漂,但是浮釣一般多采用帶餌漂。根據個人習慣,如果單鉤掛餌作釣,就採用單鉤帶餌調漂。如果雙鉤掛餌作釣,就採用雙鉤帶餌調漂。

以單鉤掛餌作釣為例,具體調漂方法是:空鉤懸浮調漂,通過修剪鉛皮,讓浮漂露出一定目數。具體多少目,根據浮漂的吃鉛量決定,吃鉛量大露出目數少一些,吃鉛量小露出目數大一些!然後單鉤掛餌重新調漂,通過修剪鉛皮,讓浮漂露出自己所需要的目數。這個目數最好是兩到三目,在作釣個體較大的鰱鱅時,可以適當的加大浮漂露出的目數。露出目數稍多一點,主要是防止餌料稍大時,不至於浮漂沒入水中。

以上就是對手竿浮釣鰱鱅,調漂方法的分析。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帶餌調漂

手竿浮釣鰱鱅的拋竿手法

上面說的第二個問題,中魚後,魚竿瞬間拉成拔河狀,其實就是拋竿手法的問題。鰱鱅魚為淡水大型魚類,在水中游動速度快,中鉤後逃竄迅速,並且逃竄力度較大!

很多釣友在作釣時喜歡拋滿竿,總感覺魚在釣點的前面,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當我們拋滿竿的時候,浮漂、竿尖和我們的手臂,幾乎是在一條直線上。當有魚吃餌時,我們抬杆刺魚!由於竿尖和浮漂在一條直線上,沒有多餘的空間揚竿。在魚的外竄拉力下,魚、竿尖、竿尾瞬間成為一條直線,從而形成拔河現象,導致斷線跑魚。

正確的做法是拋七八分竿,給浮漂與竿尖之間留出一定的水線,有一定揚竿的空間。釣點水位太深時,可以拋六七分竿,給魚留出瞬間下潛的空間

以5.4米齊竿線釣2米水深為例:竿線總長10.8米,減去2米的水深,理論上我們可以拋8.8米的距離,但是這樣中魚後,很容易造成拔河現象!這時我們可以拋7.5米左右的距離,留出1米多的揚竿空間,從而避免刺魚時的瞬間拔河現象。

以上就是對手竿浮釣鰱鱅,拋竿手法的分析。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拋滿竿容易出現拔河現象

手竿浮釣鰱鱅的找魚步驟

上面說的第三個問題,一會兒釣深一會兒釣淺,找不到鰱鱅的正確泳層,導致釣層無魚吃餌,其實就是找魚步驟的問題!鰱鱅雖然為中少層魚類,但是由於季節、溫度、時間等原因,它們的泳層也會發生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在作釣時,要去尋找不同水深的鰱鱅泳層,從而起到更好的誘釣效果!

作釣3米以內的淺水時,我們可以從底往上找魚。從離底半米開始,通過拋竿頻率慢慢往上找,每隔半米左右找一次。找到水面半米無魚時再往下找,直到找到魚層。原因是淺水中的大個體鰱鱅,多在水的中下層,從底層往上找相對找魚容易些、快一些!

釣3米以上的深水時,我們可以從上往下找魚。從水面一米左右開始,通過拋竿頻率慢慢往下找,每隔半米左右找一次,直到找到鰱鱅的泳層為止!注意往下找的時候,氣溫越高鰱鱅所在的泳層越淺!反正氣溫越低,鰱鱅所在的泳層越深。

以上就是對手竿浮釣鰱鱅,找魚步驟的分析。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調整作釣水深,尋找鰱鱅泳層

手竿浮釣鰱鱅的抓口漂相

上面第四點說的抓口不準,不是空竿就是錨魚,錯過了很多魚口信號,其實就是和我們揚竿時的抓口動作有關。很多釣友反映,鰱鱅魚吃餌動作輕、力度小。其實除了溫度很低的時候,鰱鱅的吃餌動作都是很大的!

浮漂動作小不明顯,主要和我們的線組搭配與浮漂調釣有關。很多釣友在作釣時,喜歡用錨鉤或彈簧鉤,並且配上大線、大漂。這種釣組的靈敏度很低,浮漂丟失信號嚴重,所以鰱鱅吃餌時,浮漂表現的動作非常小,也就造成了我們抓口上的困難!如果使用單鉤或雙鉤作釣,同時搭配線組與浮漂合適,鰱鱅吃餌時,浮漂的信號動作是比較明顯、比較大的!

作釣時鰱魚的吃餌漂相比鱅魚小一些,多為2目左右乾脆有力的下頓!鱅魚的吃餌動作要大一些,多為2目以上乾脆有力的下頓,甚至出現大黑漂現象。所以在作釣鰱鱅時,我們主要抓乾脆有力的下頓動作,或者是浮漂的黑漂。氣溫、水溫偏低時,下動作和力度會稍微小一些

至於浮漂前後或左右的晃動,主要是由魚的蹭線引起。而浮漂的微小頓口,是鰱鱅在餌料旁邊吸食霧化餌料,帶動的水流引起的。這兩種浮漂的漂相,一般我們不要去理會,以免出現空竿或錨魚現象。

以上就是對手竿浮釣鰱鱅,抓口漂相的分析。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浮漂乾脆有力的下頓

手竿浮釣鰱鱅控魚技巧的分析

上面說的第五個問題,中魚後無法控魚或攪窩嚴重,幾條魚後窩點就沒魚了,其實這主要是空餘技巧的問題。鰱鱅中鉤後的控魚有一定的技巧,也是鰱鱅能否成功上岸的關鍵!

和其它魚類不一樣,鰱鱅中鉤後,瞬間的逃竄力和爆發力是很大的!它的第一波逃竄衝刺也是最有力的。

面對它的第一波衝刺,除了不拋滿竿,能及時揚起竿外,還可以採用倒竿的方法化解

在它的第一波衝刺之後,鰱鱅的力量會變小一些。這時我們可以往身後的岸邊退一些,並且把魚領出窩點以外。這樣做,不但能為魚的下次衝刺做好準備,而且能夠減少,魚長期在窩中造成的攪窩現象。都鰱鱅被遛翻以後,才可以下網抄魚!

以上就是對手竿浮釣鰱鱅,控魚技巧的分析。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中魚後急時揚起魚竿

本文總結

從調漂方法、拋竿手法、找魚步驟、抓口漂相到最後的控魚技巧,這是手竿浮釣鰱鱅時,一套完整的作釣技巧!這五個技巧中的任何一個,所掌握的熟練程度,都會影響到我們最終的漁獲。只有把這些作釣技巧,全部熟練的掌握,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漁獲!

到此,手竿浮釣鰱鱅系列,已經全部與釣友們探討完畢!後面會繼續與釣友們探討:鯉魚、草魚、餌料等釣技系列,有興趣的釣友可以關注一下。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魚類正在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調漂、拋竿、找魚、抓口、控魚,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技巧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味型、霧化、比重、附鉤性,解讀浮釣鰱鱅:餌料搭配技巧

選好竿線鉤,避免浮釣鰱鱅出現,回魚慢、漂相小、正口少

釣鰱鱅如何選釣點?瞭解不同季節,不同水域,讓尋找釣點變簡單

風向影響魚口,要想釣好鰱鱅魚,四季這些風向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