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不聰明但孩子卻是天才?

airena


在正常的情況下,其實每個孩子出生時的智力水平都是相差無幾的。為什麼父母不聰明,孩子卻是天才?在這裡舉例子說明。

比如,父母雙方都是農民或民工,因為自身成長的環境有限,沒能讀什麼書,文化水平不高,自己在某些方面沒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父母也清楚,自己沒辦法給予孩子更多的輔導,於是只盡力的提供條件給孩子。在讀書方面,對孩子卻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的,孩子只要有一點成績,父母就為孩子感到自豪。不會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也不會過多的干涉孩子。這種情況,孩子可以在一個放鬆的,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專心探索。

另一種情況:父母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因為父母自身很優秀,無法接受不完美,對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只要孩子稍有點讓自己不滿意,就指責、打壓孩子,甚至對孩子冷漠,總用挑剔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孩子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就會時常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會不會被罵,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孩子內心充滿恐懼、焦慮不安、慌亂無序,在這種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孩子的能量都用來應對各種危險,沒有過多的能量去探索。

人首先要確定安全,才能專注去做好其它事情。當大腦感覺到威脅、恐懼、焦慮、不安,當這些感覺佔據大腦時,我們就會排斥、拒絕一些事。

父母不聰明,但孩子卻是天才,你看到的是一個結果,如何導致這個結果的,要看過程。

一塊石頭把一顆種子壓在地下,種子發芽的時候,它就會長歪,它可能會歪向任何一個方向生長。想讓這顆種子不長歪,就只有把這塊石頭拿開,並創造適合這顆種子生長的環境,種子就會自然生長得很好。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顆的種子,願父母都不要做壓在種子上的石頭。


知慧關關


其實,孩子的成不成才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的,有的父母雖然沒文化,看起來也不聰明,但他們知道自己的缺陷,從不干涉孩子的興趣。有的父母愚昧無知,只會生不會養,畸形的家教,扭曲的家風,打擊貶低嘲諷恥笑孩子的天賦愛好,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是廢材。


追夢人1967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們村恰恰就有這樣一個案例。村南邊呢,有這樣一對夫妻,靠磨豆腐為生,每天早出晚歸磨豆腐,賣豆腐。勤勤懇懇、辛辛苦苦的討生活。然而呢,就是這樣一對夫妻扔在人堆裡都不起眼兒,但是,卻生了兩個好閨女,這兩個女兒可不是一般的懂事兒,每天上學、放學後,幫媽媽割草餵豬,然後做飯。做完家務之後,才去寫作業,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大女兒在我們偃師市中考中獲得全縣45名的好成績,被偃師高中培優班錄取,三年後順利地被武漢大學錄取,兩姐妹靠寒暑假辦學習培訓班賺錢,為父母減輕負擔。

二女兒更厲害,小學畢業時八鄉鎮聯考第一名。中考全縣第二十名。三年後被天津大學錄取。我保證,她們的父母一個初中沒畢業,一個小學畢業,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半點忙也幫不上,更別說指導了。可事實偏偏就這樣,大家都說,他家可能屬於隔代遺傳,磨豆腐老兄人家老爹可是十里八鄉的大能人,號稱百事通,木匠,鐵匠,農活……各行各業,一看就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