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元抄底原油倒欠銀行2.66億,與銀行打交道要注意什麼?

某行“原油寶”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4月21日美原油期貨05合約跌成-37.63美元/桶,在某行“原油寶”買入原油的客戶在油價跌成負的時候,不僅本金虧損殆盡,而且該行還要按照負的價格結算。

1萬元抄底原油倒欠銀行2.66億,與銀行打交道要注意什麼?

該行在22日一早發佈公告,確認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的同時,還向客戶發送短信,稱原油寶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

對於“倒欠”銀行錢是否需要補齊的問題,該行APP在線客服回覆,這將被視為欠款,銀行有權向人民銀行申請將欠款記錄納入其徵信。

煙臺一位大哥在中行掛單以0.01元/桶的價格抄底買入100萬桶,價格為1萬元,然後按照負的266結算,這意味著這位煙臺大哥欠該行2.66億元。


1萬元抄底原油倒欠銀行2.66億,與銀行打交道要注意什麼?

有人認為,這是投資,投資人自然要擔負風險。但是要知道,原油寶既不是理財,也不是商品交易。如果是理財,核心在終止條款;如果是商品交易,核心在保證金制度,“原油寶”兩樣都沒有。

原油寶是全價交易,無槓槓、不放大,所以個人應無需賠付。根據規則,銀行應該在虧損80%本金的時候強制平倉,原油寶沒有。同時,業內認為該產品的期貨結算價按照次日凌晨2:30的負價算,而在前一日的22點就停止了投資者的自由交易,投資者不能進行任何操作,只能眼看著走向鉅虧?

但現如今該行拒不讓步,態度強硬要求投資者為其買單,毫不掩飾的向世人宣示其無賴霸道的嘴臉,瞬間讓人驚醒:銀行才是殺人不見血般的存在!

這是銀行的投資產品,事實上,除了儲蓄業務比較安全穩定外,銀行的理財、投資、信貸、信用卡等產品都有大大小小的坑。

比如信用卡,首先是經營管理混亂。同事小A在超市門口看到辦信用卡的營銷點,於是上去諮詢平安信用卡,在輸入信息辦理的同時,旁邊的中信信用卡營銷人員在旁邊抄錄了小A的信息,為其辦理了中信白金尊貴卡。小A當時以為他們是同一家,沒理會。到後來收到兩張卡,其中,中信白金尊貴卡開卡就有2000元的賬單,打電話問才知道這是尊貴卡的年費。


1萬元抄底原油倒欠銀行2.66億,與銀行打交道要注意什麼?

其次,信用卡中隱藏條款多,坑也多,防不勝防。

比如周女士辦理的平安一賬通金卡,透支4萬多,還完10萬多之後還是提示欠款。為什麼呢?諮詢銀行才知道,她還的錢根本沒到信用卡賬戶,而是到了儲蓄卡賬戶裡。原來平安銀行的一賬通金卡一張卡有兩個賬戶,銀行在沒有經過周女士允許的情況下不但私自開通了她的儲蓄賬戶,還把還款的錢默認先轉到儲蓄賬戶。不僅要承擔提現費,而且還產生大量的逾期利息。

與此類似的是,如果信用卡逾期,還款的時候也會默認先把利息、違約金等費用繳清,之後再來抵扣所欠本金。在利息、違約金等還完之前,本金一直沒有減少,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利息,要還的錢就越來越多。

銀行對於逾期利息的收取,也絲毫不手軟。每天萬分之五的利率,無論是否還掉部分,利息都按照全款計算。而且如果下期仍然不能足額還款,將按照複利計算。


1萬元抄底原油倒欠銀行2.66億,與銀行打交道要注意什麼?

複利就是利滾利,錢滾錢,推算公式為本利和=本金×(1+年報酬率%)的n次方,n為設定的投資年數。

舉個例子可以直觀的感受一下利滾利:

如果每年投資1萬在年報酬率為10%的理財工具上,第一年的本利和就是11000元,第二年的投資本金就是10000+第一年的11000,也就是將第一年獲利的1000元併入本金繼續投資。第二年的本利和就是23100元(21000+21000×10%)。第三年再以33100元繼續投資,週而復始。

20年後本利和將達630000元。以本金總和200000元來看,20年間的投資回報率逾300%,與最初每年投資報酬率10%(單利)比較,複利的威力由此可見!

然而,我們在享受銀行給予我們的便利和權利的同時,一定要警惕,謹慎的同銀行打交道,儘可能多的瞭解你所使用的產品和你的“對手”非常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