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無賦形劑的谷胱甘肽

近日,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許志剛副教授課題組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Prodrug-Based Versatile Nanomedicine for Enhanc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Increasing Immunogenic Cell Death”發表在國際材料學TOP期刊《Small》上,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0.856。西南大學為該成果的第一完成單位,碩士研究生白霜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許志剛副教授為最後通訊作者,武漢大學孫志軍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西南大學:無賦形劑的谷胱甘肽/pH雙響應小分子前藥納米顆粒

腫瘤免疫治療在提高癌症治療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潛力,然而患者響應率低和免疫相關毒副作用強是免疫治療面臨的重要挑戰。基於納米技術的腫瘤免疫治療在調節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減少不良副作用、激活腫瘤免疫等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最近,許志剛課題組合成了一類無賦形劑的谷胱甘肽/pH雙響應的小分子前藥納米顆粒。該前藥納米顆粒兼具高載藥率與藥物可控釋放等特點於一體,在體外和體內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光動力與化療聯合作用,有效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的死亡。進一步的雙側腫瘤模型實驗顯示,前藥納米顆粒表現出增強PD-1阻斷免疫治療效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提供了一類極具潛力的納米免疫治療新載體策略。

西南大學:無賦形劑的谷胱甘肽/pH雙響應小分子前藥納米顆粒

近兩年,許志剛副教授課題組圍繞腫瘤微環境響應性藥物遞送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原創性工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Small、Small methods、Biomacromolecul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cta Biomater.、Chem. Commun.、Anal. Chem.和Asian J. Pharm. Sci.等國內和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一系列學術論文。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基礎與前沿研究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以及重慶市重慶市微納生物醫用材料及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支持。

來源 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

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smll.2020002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