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坐忘伊可忘,好風相從我總從——祭奠永遠極致的彭小蓮

題記:世道已經讓人難有真正的快樂了。那就儘量給自己找點樂子吧……

——北電導演系78級彭小蓮的哀慼呢喃

不卑不亢,那是她的為人。

有點有面,這乃伊之作品。

悲喜同遣——不管是她失意還是得意——她總能做到不悲不喜!

雅俗共賞——無論是她文章還是電影——她總是兼顧有雅有俗……

紅塵坐忘伊可忘,好風相從我總從——祭奠永遠極致的彭小蓮

這是怎樣的一個極致女子呀!

那是怎樣的諸多悲憫作品啊——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出生於湖南省茶陵縣的彭小蓮(1953.6.26—2019.6.19),早年間的非常時期,她曾在江西,插隊九年……

那年,我獨下江南。在魔都上海的淮海路上,竟意外邂逅了極致的彭小蓮!那時、於我,她是以作家身份走進我的視線的——先前在《小說界》雜誌上,我有幸讀到過她的《他們的歲月》……

紅塵坐忘伊可忘,好風相從我總從——祭奠永遠極致的彭小蓮

1998年,彭小蓮執導的影片《上海紀事》,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

2004年,彭小蓮導演的《美麗上海》,一舉拿下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其時,好些報道都渲染說這是一部“擊敗張藝謀《十面埋伏》的好片子”;

2008年,彭小蓮執導的勵志電影《我堅強的小船》,獲評第4屆美國洛杉磯好萊塢AOF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紅塵坐忘伊可忘,好風相從我總從——祭奠永遠極致的彭小蓮

奈何,極致伊人,天不假壽,香消玉殞……

嗚呼,經典作品,德厚載物,暮鼓晨鐘……

紅塵坐忘,紅顏待英雄,不離不棄,永宵卿吾同悲;

好風相從,好酒祭佳人,亦醉亦狂,長夜君我共話。

謹以此自撰聯,悼惜當今這個無序躁狂的塵世上少有的極致女子!

於女子,大凡德容工整者,我總是習慣愛慕有加地冠以“伊”之相指!

於是——

紅塵坐忘伊可忘,好風相從我總從——祭奠永遠極致的彭小蓮

經由伊,我於為人處世,洞悉了為什麼陶淵明在其《擬輓歌辭·荒草何茫茫》中會有“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的豁達明徹……

通過她的或文章或影視作品,我於文學之立意,明晰了所謂的“以辭害意”,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詞不達意當然影響高遠的立意。一旦真正用詞準確,則辭意兩相依……

當真——

北、上、廣、深,容不下肉身;

四、五線的市鎮,容不下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