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教育的創新


不管你願不願意,二十一世紀還是來了;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們今天的教育體系在這個世紀的頭二十年,已經顯露出確定的不匹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現實讓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既然當今的世界急需懂得創新、發明、自我鞭策、自我導向,以及具備創造力的問題解決者,那麼學習與教學兩者應如何改變,才能更好地迎戰愈來愈複雜的全球問題。那麼,什麼是創新、創造力,哪裡可以找到有關於怎麼教學生培養創造力和創新力的書籍與教材呢?我曾在一本美國人寫的書中看到一段解釋創新的話:“它比較像是存在於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或是我們喝的水、我們國家的歷史中;它存在於我們的商業文化、我們的企業家心中;它讓我們願意嘗試新想法、在車庫裡敲敲打打,發明東西;它存在於困難的挑戰,還有創造新東西時所帶來的興奮感中;我們因每一次嶄新的念頭、大膽的冒險、失敗後契而不捨而得到的獎勵中,都有它的存在。”但是,在我們的現今的教育中,包括美國的教育體系中,都再也看不到這段話中的影子。我們的教育體系和學校,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大考中會出現的內容,而這些大考對學生的未來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如何讓孩子在今天的傳統教育體制接納創新的學習方法?的確,這個很難,因為如今的教育體系是一個龐大而遲緩的系統、還牽涉著一個數十萬億的教育利益集團。就目前而言,這些改變只能是少數人發起的、特別是由我們這些致力於改變的家長才有可能發起的。當前的關鍵,是在“學習事實和概念”與“探索困難與問題的創新解答”兩者中取得平衡。


尋找教育的創新

當然,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創新”學習,不是一個好高騖遠的倡議,更不是那些虛頭八腦的超前思維。是“以終為始”的思考,籍此希望能重新燃起孩子心中對學習的熱愛,重拾合作的喜悅,攜手共同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這是我們這些作為家長最需要做的事情。這麼說,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那便是這個世界已經在過去幾十年間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造成日常學習和教育的角色從此不再相同。要做到這一點,作為家長得先認真地思考以下四個問題:1、在您的想象之中,二十多年後,當您的孩子畢業進入社會時,那時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妨先想想二十多年前的生活,還有這些年來您觀察到的變遷,然後想象接下來的二十年會發生什麼改變。2、在您想象中的二十年後的世界裡,若您的孩子想要成功,他需要具備什麼能力?3、現在想想您自己的生活,還有您真正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而那些學習經驗,必須深刻到您會將之稱為你生活中的“學習巔峰”。然後想想,在您表現優異的時候,是什麼因素讓您的學習經驗如此強大?在繼續到第4題之前,先請您看看前三題的答案,思考一下現在大部分的學生是怎麼樣度過每天的學校生活,然後請您考慮最後一個問題:4、根據您前三項問題的回答而設計出的學習,會是什麼樣子?這四個問題的回答令人吃驚的一致。那就是,現代的學習與當代需求和今日學生的需求密切相關,更甚以往。


尋找教育的創新

第一題:二十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的回答,大多將現代的事件、議題和挑戰投射到未來。包括:“世界會變得更小”,科技和運輸的連結更為緊密;資訊和媒體掀起波濤巨浪,我們需要將這股浪潮平靜下來;全球經濟將影響每個人的工作和收入;全球資本——水、食物和能源——匱乏;迫切需要全球攜手合作解決環保問題;更注重隱私、安全,並更關切恐怖主義;要具備全球競爭力,就必須擁有創新經濟;更多樣化的團隊工作,隊上成員將來自不同語言、文化、地理區和時區;需要更好的方法來管理時間、人力資源和專案。第二題、在您想象的未來中,您的小孩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這個問題無可避免地引導出許多本書涵蓋的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包括學習這些能力時常會伴隨出現的價值觀和行為,如好奇心、關心、信心和勇氣。我們可將書中涵蓋的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分類為三種有用的能力:學習與創新的能力——嚴謹思考和問題解決、溝通與合作、創造力即創新力;數字素養——資訊素養、媒體素養、資訊和通訊科技素養;工作與生活能力——彈性與適應力、進取心與自我導向、社交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生產力與擔當、領導力與責任心。


尋找教育的創新

第三題、您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在學習上有優異的表現,並擁有強大的學習經驗?這個問題的共同答案甚至更耐人尋味。我們許多年來聽到的故事常常都不出這些範圍:非常高難度的學習挑戰,而這種學習經驗通常是受到個人內在的熱忱所激發;外人給予高度的關心和支持——可能是循循善誘的嚴師,刀子嘴豆腐心的教練,或一名能啟發人心的學習指導者;容許在學習過程中失敗——學習中不斷受到鼓勵,並可以安全地運用從失敗中學到的慘痛教訓,繼續和手邊的挑戰奮鬥。第四題、如果照著前三題回答來設計學校,這個學校會是什麼樣子?這題答案的焦點一致集中在“學習應有的樣貌”和“大部分的學校的每日實際運作”兩者之間的差距上:1、職場上愈來愈多工作是透過團隊合作,來解決問題創新發明——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還是獨立作業、彼此間相互競爭以博取老師認同?2、科技逐漸成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麼,為什麼還要在教室門口沒收他們的科技產品?學生們還需爭奪使用學校有限的電腦時間?3、這世界充滿無數令人關切的真實挑戰與困難——那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時間在解答課本章節最後那些無關緊要的習題?4、所有的學習者都會自然而然針對他們關切的議題,進行專題研究——那麼,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教室,卻只有那麼少的專題計劃?5、創新力和創造力對我們的未來經濟的成功非常重要——那為什麼學校花那麼少時間在培養創造力和創新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