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費水平前10名發佈,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並列第一


全球消費水平前10名發佈,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並列第一

​近日,經濟學人發佈了《2020全球城市消費水平報告》,公佈了全球十大高消費城市排名,其中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並列第一,而像巴黎、紐約和東京這些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反而排在後面。


全球消費水平前10名發佈,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並列第一

城市消費水平是由什麼決定的?


城市越發達,消費水平越高。這個邏輯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在商品經濟和資本泡沫的今天,有時還真不一定。


按照美世(MERCER)發佈的2019年度世界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北京、深圳躋身top10,生活成本堪比紐約,遠超舊金山、洛杉磯和芝加哥,但京滬深的經濟成熟度和創新力根本沒有後者強大。


所以,城市消費水平高低與經濟本身,不一定呈正相關,而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人口。一座城市的人口流入或增長,意味著城市的需求在不斷膨脹,需求多了,商品和服務供應跟不上,就會漲價。比如2019年香港人口自然淨增長為4300人,淨增遷移人數為9900人;截至去年6月,新加坡人口增長1.2%。


2、交通和運輸。如果一座城市的運輸路網不夠完善,意味著商品的運輸成本高,價格就很難下去。這就好比為什麼江浙滬包郵,而偏遠地區卻需要承擔更多運費;很多小縣城的物價甚至都趕上了省城。


3、居民收入。收入越高,越能支撐更廣泛的消費市場,商品就會不斷地升級,滿足高端消費。


全球消費水平前10名發佈,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並列第一

比如三四線城市比較普遍的兩輪電瓶車,此前新車價格超過3000的可以說是比較高檔了,而如今電瓶車對於人們已不再僅僅只是代步工具,動輒6000+甚至上萬的電瓶車比比皆是,它們在電池、定位、車身等方面都做了不少提升,以滿足人們更高端的消費需求。


城市的定位決定了消費傾向


比如北京、杭州等地是典型的旅遊城市,其中北京的旅遊收入、交通便利程度、旅遊基礎設施排名均居全國之首,因此這些城市的旅遊相關行業消費水平必然比其他城市要高一些;而上海、香港等城市更傾向於建設購物天堂,所以這些地方的奢侈品、境外消費會更多更高一些。


國際上看,城市消費傾向大致由三大方面決定:


1、消費驅動。這類城市的消費品供給充足,而且創新力也比較強,能夠不斷滿足居民高端消費需求,比如國內的京滬深、國際的巴黎、洛杉磯和東京。它們的消費水平往往會比其他城市的消費更高。


全球消費水平前10名發佈,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並列第一

2、品牌驅動。這類城市更傾向於塑造城市名片和形象,它們更注重文化底蘊的沉澱,比如北京、成都、巴黎等,消費方向更傾向於旅遊消費。


3、交通驅動。這類城市致力於打造國內或國際的物流和交通樞紐,它們的消費更多體現在貿易上,比如東京、上海等。


所以其實衡量城市的消費水平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香港既是奢侈品購物天堂,也是百萬港人的蝸居地。但能讓你過得舒服的城市,有一個共同的標準,那就是收入和消費相匹配。這樣,才不至於有夢想的地方容不下肉身,有家的地方容不下靈魂。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