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他的父親是晚清最後一科狀元,也是末班車的翰林,任過國史館協修,留學日本,在德國做過教授,可以說是清朝最早的“海龜",他可以說是出自書香門第之家,用現在的話說,他是“二代"一一"學二代"。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父親精通翰墨,系知名書法家,他自小即對篆、隸丶真、行丶草諸多書體有興趣,臨帖摹碑功夫也是了得;他低調謙挹,一生都說自己只是個書法愛好者。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他沒有踏過大學的門坎,因為父親的關係,他成了羅振玉、王國維的及門第子。他和羅振玉合編的巜殷虛文字類編》經王國維之手,還在《北京大學日刊》登了半個月的廣告;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因為跟從羅丶王攻讀古文字學,在南京一高校謀了一個教職,以致他的老父親也很高興,說弄弄古文字也可以餬口丶謀生,真是有點意外。

他是位楚史專家,對長沙的楚地文物有十分詳實的考證丶研究。楚國的漆器丶青銅器在他的眼裡是舉世罕見的珍品。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當1965年郭沫若一口咬定書聖王羲之《蘭亭序》是假的丶顛覆了一千幾百年的書法史定說時,他忍耐了8個月才開始反擊;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當徐森玉丶宗白華、啟功、趙萬里丶史樹青丶龍潛丶李長路諸名家向郭沫若觀點一邊倒時,他堅定的站出來力挺駁斥郭沫若的南京書法家高二適。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他直接否決郭沫若主張的、大而化之的"隸書筆意"原則,說要明確界定、不能含含糊糊;他斬截地批駁郭沫若把顏直卿"蠶頭"丶"燕尾"理解錯了;他堅定認為唐人張懷瓘《書斷》中記載的王羲之擅長的草丶隸,一是今草,一是楷書,不是郭沫若所誤解的章草丶隸書。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怒懟郭沫若,他哪來的底氣?

堅定維護《蘭亭序》之真,否決郭沫若的翻案,敬佑王羲之書聖席位,這個人就是廣東番禺人丶中山大學教授商承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