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衰落的幾個特徵,你公司“中標”了嗎?

互聯網公司衰落的幾個特徵,你公司“中標”了嗎?


互聯網公司衰落的幾個特徵,你公司有“中標”了嗎?

一、嚴格考勤

考勤這種西式管理,不過是企業文化具象的一個表現,它本質上是以制度管人,這實際上是管理的最低層次。

打卡考勤一點都不重要,一個具有職業道德的員工,並不會因打卡不打卡懈怠了工作;相反,一個只惦記著打卡的員工,一定不是好員工。。

谷歌的企業文化裡明確的寫著:想來就來,上班可以帶狗和孩子,上班時間可以度假不扣工資。

《東方時空》剛創辦的時候,白巖松等一幫骨幹從來不打卡,也沒有紀律性方面的要求,但他們幾乎大多數的人都住在公司。等到後來強調考勤的時候,考勤無形的在提醒員工和公司是一種商業關係。

所以,公司的聚焦點不應該是考勤,而是打造出擁有自主更新能力的文化系統。公司與員工的關係也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僱傭,而是合作共贏。

二、工作流程越來越多,業績沒增加

當公司逐步發展,標準化和流程化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工作標準化話和流程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失誤。但是如何去評價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呢?

最簡單的標準就是新的工作流程能否比之前高效,或者犧牲了部分效率為了預防某個重大問題的發生。

在我們實際工作中,很多標準化和流程化的操作僅僅是為了預防某個概率很低的小錯誤,而犧牲了高效的工作方式。比如甲乙兩個人見面3句話就能溝通好的事,標準化和流程化後,甲需要先獲得其領導的同意,然後發個郵件給乙和他的領導,乙經得其領導同意後,在去執行。從好的方面講是預防錯誤,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像是領導刷存在感,或者甲乙員工怕自己決策失誤承擔做錯事帶來的風險。

所以如果一個工作流程增加後,對業績沒幫助,也不能預防大概率的錯誤,那這個工作流程就是沒必要的。

三、會議常態化

如今在很多的公司裡面,基本上都是早晚各一個小會議,週末一個總結中型周工作會議,月底一個月大型總結會議,季度一個超大型季度總結會議,年度一個超級大年度總結會議。

有些公司的老闆,和員工開會基本上都是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提醒員工,告訴員工,我是你們的老闆,如果長時間不開會提醒員工,很多人都記不起來老闆是誰了,所以開會實際上是權威的顯示,基本不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需要的是開專項會議。

其實很多優秀的企業家都不愛開會,特別不愛開大會。喬布斯,特別不喜歡開大會,對於多人討論問題就煩,他只願意和少數人商量問題。任正非,在華為更是很少說話,更不要提開會,最多寫個郵件,網上一下子就傳開了。

四、無有效KPI(業績和激勵不匹配)

創新和變化是互聯網企業永恆的主題,互聯網公司特點是輕資產化,以人為本,所以員工才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很多公司面臨這樣的問題:員工工作沒激情,制度執行不下去,留不住人,管理者不敢管員工,稍微一嚴格,員工就會辭職走人,這其中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無有效KPI。

績效考核方案正常應滿足下列要求:

1、目標一致:企業經營目標與考核目標一致、清晰,企業希望員工做什麼,就考核員工什麼。

2、標準量化:標準要客觀、量化,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不能推行到位,流於形式,都是因為標準模糊。

3、心態良好: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底蘊,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職業化的素質。

4、與利益、晉升掛鉤:績效考核與利益、與薪酬掛鉤才能夠引起企業由上至下的重視和認真對待。利益和晉升是最核心的要點,在利益獎勵過程中應看齊行業標準,否則能力突出的員工很容易流失到那些激勵高於行業標準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