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牛金融:網貸本身的社會價值不容忽視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2005年在英國成立的ZOPA是P2P網貸產業發展的起點。而事實上,孟加拉國才是P2P模式萌芽的地方。早在1974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創立小額貸款。1983年,正式成立孟加拉鄉村銀行——格萊珉銀行。

格萊珉銀行定位是“窮人的銀行”,主要為社會底層的貧窮群體提供小額貸款,它通過低息、甚至無息貸款,將資金引導向農林牧漁等實體產業,為傳統意義上的弱勢群體提供貸款服務,使他們成為有價值的勞動力。格萊珉銀行讓在傳統金融體系中無法得到金融服務的孟加拉國窮人,有了可以從零發展的可能性。

由於格萊珉銀行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社會貢獻,2006年尤努斯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尤努斯認為,漠視貧困、漠視真實世界中人的痛苦與願望是經濟學的最大失敗,而不能用經濟學知識去緩解並消除貧困,是所有經濟學學生與學者的最大的恥辱。由此可見,P2P網貸本身的社會價值意義是不可被忽視的。


點牛金融:網貸本身的社會價值不容忽視


作為創新型商業模式,P2P網貸甚至被哈佛商業評為“2009年度突破性的商業模式”。P2P網貸作為一個符合商業邏輯和有社會價值的商業模式,在相關監管和鼓勵政策之下,可以很好地為社會貢獻力量。

P2P網貸最大的優越性,是使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借款人能充分享受貸款的高效和便捷,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金融覆蓋面的空白。中國P2P網貸的出現,既有全球P2P網貸商業模式的創新刺激,也有我國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特殊背景時期——即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融資需求,於是P2P網貸借款模式隨著互聯網發展而興起。

作為傳統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P2P網貸和原有金融體系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兩者都是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完善金融產業結構有重要意義。

從2007年誕生至今,P2P網貸累計滿足了超過2500萬借款人或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有力幫助了實體經濟發展。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僅僅最近三年P2P就為實體經濟累計注入了超2萬億元資金。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互聯網金融的初衷就是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