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加深雨花黨員群眾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優越性、提升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任務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實踐認同和情感認同,雨花臺區理論宣講員緊扣“點贊中國之治”主題,著眼基層,用生動的語言從不同角度,詮釋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金陵微雨花”雙微平臺開設

“點贊中國之治” 專欄

讓我們一起聽聽雨花理論宣講員

講述小康路上具有雨花特色的社會治理新實踐

今天,推送第二期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1號線天隆寺站那句“此站可到達雨花客廳”、繞城公路出口邊的雲密城和軟件谷箭形logo,三江學院四號門前月亮饃的香味兒……這些,給初到鐵心橋街道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而對於老鐵心橋人來說,印象深刻的則是在原本低矮的村莊和農田的那片土地上,各種寫字樓商貿樓拔地而起;留著幾代人記憶的那一架“窄”橋,如今變身成了闊氣的雙向六道鐵心“寬”橋。

鐵心橋街道是如何用這短短几年時間,實現這樣華麗“逆襲”的?秘訣就是“產城融合”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2011年南京軟件谷正式成立,顧名思義就是南京的“硅谷”,這裡高度集聚了中興、華為等軟件強企,軟件產業實力雄厚,整個鐵心橋幾乎都在軟件谷的規劃建設範圍內,是名副其實的核心區。軟件谷的發展帶來了紮根在這裡的眾多“碼農”,帶來了家門口四通八達的公交地鐵線,還有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的大小商家,各種配套設施一步步完善。

以產興城,這是鐵心橋變化的開端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鐵心橋街道成立網格辦,經濟網格員們對接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每年街道都要集中優勢“兵力”推進徵收拆遷和項目建設任務,為軟件谷騰出城市空間資源。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對轄區內的散亂破汙、瓦片經濟作減法,解決老舊小區消防改造、老舊帶傷電梯更換等歷史問題,讓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和乾淨整潔的城市面貌成為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以城促產,這是鐵心橋逆襲的努力

65歲的王大爺,15年前農村拆遷後住進高樓成為“居民”時還不習慣,現在他成了社區的居民樓棟長和防疫志願者,把“熱心腸”獻給了他所熱愛的鐵心橋。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點贊中國之治】產城融合造就鐵心“逆襲”之美

駐地的諸多企業也加入到街道搭建的“同心橋”慈善公益平臺,結對幫扶困難居民;一批高科技人才擔任社區困境兒童的“社會家長”,逢年過節送禮包、日常輔導功課,搭起“愛之橋”。這是產城融合“留住”的人。

鐵心橋的快速發展

離不開國家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的大背景

鐵心橋的成功逆襲也是“中國之治”的縮影

城市以產業而興,產業因城市而強

最終回到“為人民服務”的使命

這些見證了產城融合不斷深化的鐵心人

對鐵心的那份歸屬感也正是對“中國之治”的深情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