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都是他們最為依賴的存在,父母的臂膀是最為溫暖的,無論受了什麼委屈,只要有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孩子都能走出困境。但有的時候,孩子如果過於依賴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不利。同事王先生的例子就是讓人非常感觸,王先生十六歲大的女兒至今還在和寶爸一張床睡覺,這種關係雖然親密,但是已經失去了界限,後果也是非常嚴重!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這件事同事也是多次和我們訴苦,因為王先生和妻子性格不合,在女兒四歲的時候,兩個人也是和平分手,因為王先生經濟條件更好一點,所以撫養權也是給了王先生。可以說,女兒的吃喝拉撒都是王先生親自照顧的。

小時候因為要照顧女兒,所以孩子一直都是和王先生一起睡,女兒對父親更是百般依賴,有什麼事情都是要和父親說。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孩子十五六歲,還是和父親一直睡。王先生覺得這樣有點不方便,所以也是提出分床的想法。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但是孩子就是不肯,每次都是淚眼汪汪的。有幾次,王先生也是非常決絕,強硬地把孩子趕到了自己的臥室。但是王先生也是放心不下,每次都是偷偷看望孩子,而女兒也是無法適應一個人睡,每次都是失眠,眼淚更是流到天亮。反覆幾次後,王先生也是不忍心女兒如此難過,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

女兒也告訴過王先生,因為從小沒有母親疼愛,所以父親是唯一的臂膀,如果要分床睡,孩子會很沒安全感,感覺家這個東西就徹底沒有了,所以女兒很是抗拒分床。這個時候王先生只能安慰孩子:爸爸永遠都在。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但是王先生內心清楚,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身體發育成熟,這樣一起睡對孩子的影響很不好,為此,我們也是提出了很多建議。

第1, 可以不分房,但是要分床

如果你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女兒對父親的感情更多的是依賴,是對親情的依賴,並沒有那麼變態那麼不堪。父親對於女兒來說,是親人也是朋友更是依靠的戰友,所以女兒一旦離開父親,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們不要太著急,要一點點幫女兒獨立起來,打破一個習慣需要時間,所以先在臥室裡加一張床,彼此距離還是很近,但不在一張床,讓孩子慢慢適應。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第2, 態度坦然

女兒的態度很明顯,因為父親是唯一的依靠,所以女兒對父親的感情很深,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永遠守護自己,說白了,就是需要安全感,需要陪伴。王先生對此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告訴女兒自己是愛她的,給女兒安全感。女兒的行為並不是病態的,王先生自己要有清醒的認知,不要隨便懷疑女兒的情感,如果一味的猜疑,對父女之間的感情也是有損害的。只要坦然面對,恪守底線,給孩子溫暖的陪伴,那麼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第3, 給女兒更廣闊的世界

因為長久以來,陪伴女兒的只有父親,所以才會如此依賴。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走出這個小家庭,走出去,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多看一些風景,多認識一些有趣的朋友,轉移孩子的依戀。當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就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別的地方,獲得滿足感之後,孩子就會獲得別樣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第4, 獨立

要主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著孩子,所以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以後哪怕父親不在了,孩子也能適應,也能獨立生活。

第5, 約定

和孩子約定,彼此是最堅實的後盾,但同時也要尋找各自的幸福。幫助女兒尋找她的幸福,也要讓女兒明白,父親也有自己的生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約定好都要幸福生活,這樣孩子會漸漸找到自己的生活。

女兒16歲還和爸爸睡一張床,沒了“界限”的親情,是為人父的失職

王先生接受了我們的建議,回去之後也是一點點努力調整。如今通過分床和談心,父女倆的關係依舊非常親密,但是已經有了各自的追求,結局是非常美好的。身為寶媽,我也是感慨萬千,教育孩子真的非常不容易,我們不能太溺愛孩子,也不能太冷漠,這個度需要自己去把握。我們要為孩子考慮,早點讓孩子學會獨立,同時也要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健康的生活成長。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王先生和女兒的關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