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盜墓賊的“厲害”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無論是國內的名勝遺址、皇帝陵墓,還是國外的侯爵君主、歷史城邦……知道名的古蹟幾乎都被盜墓賊光顧過。龐貝城內更是寶貝成堆,不過數百年來,盜墓賊卻沒有對龐貝城下手,最終的原因竟要感謝一場大雨。您可知道這是什麼情況?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748年,在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一位農夫在耕地時,挖掘到了一處好像是街道的遺址,他們覺得奇怪,立刻聯繫到了當地一位考古學家。這位考古學家是一位大學的教授,他領著學生到達此處,發現地底埋著堅硬的像“殼”樣的東西,非常厚,難敲開,藉助一般工具也挖不動,教授的學生們取來專業工具,將其輕輕撬開,然後繼續深挖,隨著工程量越來越大,一大片“硬”殼緩緩展現在眼前。


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考古專家的經驗豐富,他覺得有些不尋常,便打電話,邀請了更多的權威專家,在這些專家的通力合作下,近14米厚的火山灰“殼”終於被完全打開,露出了裡面包裹著的一整座城市——龐貝古城。

考古學家接著又對龐貝城進行了修復,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古城終於重見天日,最終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而震驚了世人。

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細心的讀者根據介紹可能會發現,龐貝城的居民是被火山灰掩埋的,已經成了化石了。為什麼龐貝城會被埋葬在14米厚的火山灰下?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災難發生的過程:大概在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維蘇威火山突然發出巨響——讓人措手不及的火山爆發,天空這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僅僅瞬間,滾燙的岩漿噴射而出,遮天蔽日的火山灰,鋪天蓋地的降落在龐貝城。這場災難的危害無疑是巨大的,僅僅幾個小時,14米厚的火山灰就將龐貝城的一切掩蓋。

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隨著龐貝城被髮掘出來,更多的龐貝城財富也逐漸重見天日。龐貝古城都出土了什麼文物:首先是有一道長達3千米的城牆,城牆共有7個城門和14座城塔,在街道的十字路口上,還有帶有雕像的石頭水槽,從這裡出土的大型壁畫、珠寶、雕像、金銀裝飾……可以說數不勝數,足以可見當時的龐貝城的百姓生活富足,經濟繁榮,接著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財富驚人的龐貝城,沒有被盜墓賊光顧呢?

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還得搞明白,龐貝城是怎麼在火山爆發中變成“化石城”的。前面我們已經說了,龐貝城是因為火山爆發被掩埋的,後來根據專家組的調查,檢測出了一項關鍵性物質——水熔岩。專家發現:火山爆發並不是一次性的。火山初次爆發時,只有一些灰塵飄下,人們驚恐地跑出城外,卻發現並沒有什麼傷害,於是又放心的回到了城內。正是這種馬虎大意,讓第二次火山大爆發時,生活在這裡人們全都成了這座城市的殉葬品,

龐貝城內寶貝成堆,為何盜墓賊卻難以下手,竟要感謝一場大雨

第二次大規模火山的噴發,讓所有居民猝不及防,他們和城市一起,全都被淹沒在厚厚的火山灰之下,他們的屍骸都維持著生活前的模樣。第二場火山大爆發後,天空便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這場下了八天八夜的大雨,沁潤了14米厚的火山灰,將火山灰變成了混凝土,混凝土乾燥後凝固在一起,並堅如岩石,這就是龐貝城外面“水溶岩”硬殼的由來。最終“水熔岩”堅硬的外表將龐貝城的巨大財富完美地密封,並阻止了盜墓賊的再一次光顧。

龐貝城被完美地發掘了出來,併成為保存有1600年曆史的最完整的“城市博物館”。希望隨著考古學家的努力,還會有大量如龐貝城一樣的文物,被完整地發掘出來,讓後人一飽眼福的同時,也為人類的發展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