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高考競爭,“位次”決定成敗,拼“位次”該注意什麼?

前不久,北京發佈了2020年新高考政策,就近些年來說,北京的考試政策步子是邁的最穩的,也更有利於考生合理填報高考志願,政策發佈以來,北京高考變革趨於穩定,對於北京的高考生來說,未來高考競爭的關鍵是通過拼位次來增加高考錄取的機會。

未來高考競爭,“位次”決定成敗,拼“位次”該注意什麼?

什麼是位次呢?

位次,指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的所在位置。是在2001年,由國內著名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專家、《高考志願通》發明人阮吉鵬提出來的新概念,他提出來的這種全新概念,一直作為填報志願的科學依據之一,這種方法適合於考後出分、出分段填報志願的省市。

位次對於填報志願有什麼影響?

我們知道的是現在的各大學校招生的時候,都有限定一定的名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招生計劃,所以,考生通過了解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況,更精確、科學地把握自己可以填報的學校。而每一年的高考試題難度不一,錄取分數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若單純將分數作為高考填報志願唯一的參考,是有很大風險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將位次作為填報依據,無疑是科學和合理的。但這種填報方式卻只適合於考後出分填報志願的考生,對於考前填報志願和考後估分填報志願的學生來講,需要來接自己的高考水平在本區縣或本省中的位次,才能讓自己的志願填報的更加科學和合理。

有關於位次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 位次並不是名次,而是考生和考生人數總和之後的綜合排序;
  2. 高考分數最高的考生位次就是1、相同分數的考生位次相同;
  3. 位次主要適用於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育考生按照文史、理工科類進行排序;
  4. 保送生、自主招生、藝術類和體育類招生等類別不適用於位次方式進行參考;
  5. 位次主要有省市、區縣和學校三個等級的位次,作參考的時候,主要以省市位次和區縣位次為主;
  6. 文史類位次和理工類分別按照相應的類別單獨進行排序;
未來高考競爭,“位次”決定成敗,拼“位次”該注意什麼?

相比於2018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今年的新高考政策更為落地,也更關注實踐操作層面的問題,如填報方式、高考時間安排等,那麼,考生填報志願需要做什麼呢?

  1. 學生在填報志願時,需要了解2020年各高下專業的選考要求(一旦與報考專業的選考要求不符,就有可能存在掉檔的風險);
  2. 要了解專業組,並將組內各個專業的往年錄取分數整合起來,瞭解該專業所在專業組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分是多少,結合自己的成績和位次判斷自己的錄取概率;
  3. 2020年“位次”將成為高考錄取競爭的關鍵,今年的考生需要關注2016-2019年高校錄取的提檔線、專業最低分和最高分,以便估計自己的所在位次。

與老高考“院校+專業”錄取方式不同的是,新高考根據各大院校不同專業、不同的選考要求,將本科院校專業分為若干個組,採用“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投檔錄取,即:一所院校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多個專業

。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

未來高考競爭,“位次”決定成敗,拼“位次”該注意什麼?

此舉可以說是將考生的每個志願細化到專業組,考生在填報時可以選擇服從調劑,不過專業調劑並非是在整個學校範圍內,而僅限於在同一專業組內進行調劑。

另外,由於取消了文理分科,實行“3+3”選科方式,造成了單獨考試科目的增加,高考的時間由2天變為4天,考生需要合理安排迎接考試的“空檔期”

新高考的總成績組成,考慮到近年來北京高考數學和英語的區分度在降低,因此,語文逐漸成為高考成績提升優勢更為關鍵的學科,其中文言文得分與高考語文的總分相關性比較強,這就意味著考生如果能在文言文閱讀進行有效提升,將直接提升高考語文的總成績,並對最終的高考總成績和考生位次產生影響。

最後,對於高考的“空檔期,家長和考生不用特別擔心,儘量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心態,考生在複習和模擬考試階段主動調整,並儘快適應新高考時間安排,進行自我調整,相信也沒有什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