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講述日本二戰歷史的書推薦嗎(不用很詳細那種)?

李依舅


1、《東史郎日記》。

《東史郎日記》是東史郎如實記錄自己在1937年8月至1939年8月間,隨日軍第16師團步兵第20聯隊入侵中國華中地區時見聞的一本日記。當時他是一名上等兵,日記中含有證實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

這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世人關注的日記。這部日記的作者東史郎,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後町。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歲的東史郎應召入伍,系日軍第十六師團步兵第二十聯隊上等兵,曾參加攻佔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漢、襄東等戰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因病回國。

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應召參加侵華戰爭,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國軍隊投降,一九四六年一月回日本。

東史郎有記日記的習慣,他把侵華戰爭期間的所見所聞詳細地記錄下來,共有五卷三十七萬字。

2、《大東亞戰爭全史》。

全書簡要追溯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記述了1931年“9?18”事變和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

以原始檔案資料為基礎詳細刻畫了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大東亞戰爭”全史,研判了戰時各階段國內外形勢和各國關係。

再現了日本天皇、內閣,以及大本營陸、海軍部高層對戰爭的討論、爭議和指示,詳解了每次戰事行動的政略、戰略部署和軍事行動進程。

探討了幕後原因,總結了戰爭的經驗教訓和成敗得失,全書脈絡清晰,資料翔實,是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日本戰爭指導和軍事行動的一部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著作。

3、《日本帝國的衰亡》。

《日本帝國的衰亡》是美國曆史學家約翰·託蘭所寫的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長篇歷史紀實著作。

作者在書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於1936—1945年間和希特勒的納粹德國遙相呼應,在東部開闢侵略戰場,橫行亞洲,侵略中國,蹂躪東南亞各國人民,發動太平洋戰爭,偷襲珍珠港,直至最後被迫求和投降的歷程。

書中史料極為豐富,有許多材料系出自當時美、日兩國的戰時檔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為日本天皇的公卿貴族、重要軍政頭目和參戰當事人提供的。

作者根據史實,生動地描繪了一幕幕侵略戰爭的殘酷場面,揭露了戰爭給受害國人民和日本人民所帶來的巨大災難,以及日本戰犯製造戰爭的內幕。

原著於1970年10月在美國出版後,即成了一本暢銷書,並奪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聞獎,僅在得獎當年就再版三次,在西方廣大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4、《菊與刀》。

全文分為十三個部分展開論述,第一章提出問題之後,第二章研究了日本人性格的現象:戰爭中的日本人。

本尼迪克特抓住了日本民族的兩大典型性格表現,一是天皇的神最不可侵犯,二是被俘虜的日本人與美軍的高度合作。

毫不避諱地談到了這樣的性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處置有參考價值。

接下來的章節裡,本尼迪克特還討論日本的等級制度和明治維新對傳統等級的衝出和改變,並尖銳地指出日本對等級文化的迷信導致其在侵略外國時也試圖輸入這種等級觀念,而這種日本獨特的倫理體系當然難以為他國所接受和消化。

然後她分析了日本文化的“負恩”邏輯,並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種恥感文化,和美國的罪感文化差異極大。

為了洗刷恥辱,日本人最極端的行為就是自殺。“按照他們的信條是,用適當的方法自殺,可以洗刷汙名並贏得身後好評。

美國人譴責自殺,認為它只不過是屈服於絕望而自我毀滅。”在此基礎上,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極端的道德準則使他們的生活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作為補償,日本文化對感官享樂寬容得令人驚訝。

本尼迪克特還探討了日本人的自我修養和育兒方式,不管具體的方法與形式,其本質上與嚴格的道德準則是一脈相承的。最後,她分析和評價了投降後的日本人與對日政策。


奇奇怪怪志怪者也


我曾經週末兩天忍飢挨餓,熬夜通宵去看這本書,它寫出了日本侵華戰爭的前前後後,寫出了日本天皇、大臣、將士,乃至軍妓的生活與命運,這本書名《血祭太陽旗》。看完後感悟很深,彷彿自己從二戰中走來。

《血祭太陽旗》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作者柳風。《血祭太陽旗》一書,從日本明治維新的崛起寫到日本二戰投降,內容特別豐富。這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日本侵華戰爭中十五年間百萬日軍亡命中國的始末,呈現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戰爭軼事、宮廷秘聞,,更寫出了戰爭場面的血腥慘烈和戰場的瞬息萬變,將日本侵華期間所犯的種種罪行和日軍人物的命運寫得特別詳盡,讓人眼前一亮。該書共有九個章節,每個章節間按時間順序銜接的很緊密。


金陵太史令


建議你買一本世界上下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