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民國中學生如何通過教育成為“革命的急先鋒”?

19 世紀中葉,西方列強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隨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天朝帝國的美夢已然幻滅。同時,隨著西學東漸的深入,傳統教育的弊病逐漸顯現。中國人的思想急劇變化,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重新審視中西方的教育思想理念,提出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並興辦新式教育。從這時起,以年輕人為主體的中學生群體逐漸走上教育歷史的舞臺。

作為一名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青年,我有幸見證並親自登上了這個歷史舞臺。我是一名中學生,就讀於廣東省第一中學。這是廣東聲名卓著的中學之一,以歷史悠久、辦學成績好著稱。廣東一中的前身是廣雅書院, 創辦於清光緒十四年,創辦人為清末兩廣總督張之洞,校名取 “廣者大也, 雅者正也”之意。辛亥革命後,廣雅書院改名為廣東省第一中學。

少年強則國強:民國中學生如何通過教育成為“革命的急先鋒”?

民國的中學教育

我們民國時期能夠讀中學的學生,其所在的家庭應該有一定的積蓄,這樣才能維持一箇中學生的費用。以我們學校為例,每年每個學生包括膳宿費及其他費用, 約要花費 210 至 250元。而社會上一位低級職位的工作人員年薪也不過幾十至上百元, 還不夠一箇中學生教育費用的一半。所以我的同學當中,出身農工家庭的比例極小,這也顯示出在我們這個年代,新式教育的成本相對較高。

中國傳統教育中以人文教育為主。對於接受中等教育的學子來說。 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面臨著職業的選擇。當時教育界關於中學教育是以升學為主,還是以職業教育為要,展開過熱烈的討論。而我們學校顯然希望能夠兩者兼顧。我們的校長梁漱溟先生, 便積極實施“教學做”合一。在重視學生學業的同時,也重視我們的動手能力。我們的校歌中有一句“知行並進,生活共同,實驗先河省一中”,唱的就是一中同時注重知識和動手能力的特色。

我們的教授戴曾蔭先生,在我們入學之初就給我們做過一個報告,題目叫《選科問題,亦是將來的職業問題》。戴先生在報告裡對我們說:

“農科為近代之急需者也;師範科將來從事粉筆生涯, 此誠開民智之術也; 政治科非有顯者之親, 雖一枝亦難借也;商科須有雄富之資, 經營商業, 熟察時機,始免為落伍者也;工科方今建設方興,人才缺乏,求過於供,此固優良之職業也”。

戴先生在報告中要求我們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人文學科上,而是要將職業規劃拓展到農、師、工、商等其他新興科目。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更好地讓我們年輕人出力,建設國家。這也是我們新式學校的辦學宗旨,與以“培養做官”為目的的舊式學堂相比,我們學校注重培養實用型人才。

我們一中在學校管理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一項是學生日記的規定。梁漱溟校長親自規定,一中的學生必須注重寫日記, 每個學生,每天都要寫日記。學校每天會分配三十分鐘讓學生寫日記,並由科班主任查閱。學生日記成績佔國文科成績的40% 。學生日記題材、類別不限,只要能反映學生生活即可, 學習心得、學校 活動、學校特色、學生對時事的關注、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對職業的選擇等等,都可以寫進日記,並由教授組織學生探討,年終翻印彙集成冊。這不但鍛鍊了我們的文筆,也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讓大家主動去探索學習之外的社會,還對我們的綜合能力培養大有裨益。

我們一中於1922年頒行新學制, 將清末的體操課程改為體育課, 成為新式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當時的國民政府公佈的《國民體育法》規定:

高中或高中相當以上之學校,均須以體育為必修課, 與前經公佈之軍事教育方案同時切實奉行。如無該兩項功課之成績, 不得舉行畢業。

在我校的課表上,體育作為必修課,佔了1個學分。體育成績與操行成績和學科成績為考查學生成績的三個主要方面, 成績不合格者會被休學 。我們年輕學生也普遍認為運動是現代學生所應注重的事,對學校將體育定為必修的功課,也是十分的支持。我們在課餘之暇,有練習籃球的,有練習足球、排球的,在我們學生們看來, 體育不僅是強身健體的個人事務,對於自清末以來,外敵頻頻入侵的中國來說, 國家的強弱與國民體魄強健與否直接掛鉤,因此重視體育也成為我們民國時期學生的普遍觀念。

少年強則國強:民國中學生如何通過教育成為“革命的急先鋒”?

民國中學的社團

我們民國時期中學生的學校生活是多層次、多類型、多時空的綜合體,課外活動是學生生活的重要構成。我們一中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孜孜不倦地奮發求學,還會在課餘之際,根據興趣所好,選擇各種學術研究會,以此鞏固學業。

以我們一中為例,學生自發成立了類別繁多的社團,但凡學生對於常識及學業上有一切疑問,社團莫不加以詳確討論,並利用課餘時間,為科學之研究,同學獲益者甚多。像我們一中,科學研究團種類較多,有理化研究會、生物學研究會、無線電學研究會等等,並能把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之中。我們學校的科學研究社自一九二七年起就自制無線電機械,每週六、日播音和科學講演,就是在我們廣州郊區也可以清楚地收到。

我們一中的生物學會,一個學期便採集昆蟲類三十餘種,其中爬蟲類、兩棲類各數種,植物方面凡五百餘種。除羊齒類較多外,有十餘種罕見之植物尚未能確定學名,後來送請科學社研究所,採集的各物均製成標本,陳列生物標本室,可謂收穫頗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蒐集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標本,也因此增廣見聞,發現了很多尚未知名的植物種類。

我們一中也有很多文藝類社團,包括書 法研究會、國畫研究會、西畫研究會、攝影研究會、國樂研究會、西樂研究會、 話劇社、平劇社、國術研究會等等,會涵蓋美術、音樂、武術等內容。

我校的國劇社開辦得有聲有色。喜愛戲劇的同學集資購買樂器,每星期六下午同學們便將單皮、鐃鈸、小鑼、大鑼、堂鼓、胡琴、二胡、月琴都帶到學校裡來,並聘請了專業老師指導排練。我們一中的國劇社排練演出的京劇《法門寺》、《二進宮》、《坐宮》等等劇目,在學校的演出中大受師生們的歡迎,很多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對京劇更增加了興趣。

除了類型多樣的體育活動,我們中學還設置了娛樂休閒類社團,以此愉悅身心,增廣見聞。我校的旅遊社,每逢假期便組織出外旅遊,旨在開闊同學們視野、增長見識。在旅遊中,學生們不僅參觀野外風景,也體察民情,實地考察人們的生活,藉此開闊學生的視野。

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說過:

“學生為社會服務,這也算是分內的事情,不一定要人家知道,只要求其如何能儘自己的責任,並且不要以此為出風頭,沽名譽的器具。”

在時代變遷的潮流之中,我們中學生們義無反顧地挑起時代重任,也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社會服務工作。

我們中學生作為學校體制中的中堅分子,對民眾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這個時代,義務教育尚未普遍,很多兒童到了學齡沒有學校可入,成年人的文盲比比皆是。我們當時發了一個宏願,要用同學們自己的力量,為掃除文盲、救濟失學盡一份責任。我們的掃盲社創辦之初,只有兩間教室,經費的來源大多都由同學們捐助。大家在省吃儉用之餘,願意拿錢捐助辦義校,真是難能可貴! 擔任教學的都是本校同學,他們不只出錢出力,還都爭先恐後地搶著做,爭先恐後承擔民眾教育的任務。

課外生活作為課內教學生活的延伸,其作用不言而喻。學生社團生活作為主要的課外生活內容,對學生影響深遠。社團生活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服務情操,其意義與價值不容低估。民國時期中學的社團生活形式多樣、內 容豐富,學生主動組織、積極參與,書寫了一幅生動而多樣的生活畫面,就是對將來的學生社團建設,仍有可借鑑之處。

少年強則國強:民國中學生如何通過教育成為“革命的急先鋒”?

中學裡的職業教育

民國初期的職業教育經歷了從“學制主系列”的補充到納入“學制主系列”之中的過程。1922 年“新學制”將職業教育滲透於普通教育之中,成為近代中國職業教育制度正式確立的標誌。普通中學職業課的創設,兼顧了學生的升學與就業,適應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多留地方伸縮餘地”的方針為各地適應區域經濟特點、因地制宜發展職業教育創造了條件。

1904年1月,清政府頒佈《中學堂章程》等學制文件,借鑑德國中等教育經驗,實行文、實分科,規定在學制主系列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階段之外,開設與之平行的實業類的各級學堂,通過增加實用科目,擴大教育的對象和範圍,為社會培 養急需的實業人才。這成為民國職業教育正式創設的先聲。

民國政府的學制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個階段之外,又設立了師範類和實業教育類兩類學校。其中,甲種實業學校施完全之普通實業教育,乙種職業學校施簡易之實業教育,亦得應地方需要授以特殊之技術。

進入二十年代以來,隨著現代工商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勞動分工越來越專業化,也催生了大量新的職業。這種社會轉型使中國出現了對專門職業人才的巨大社會需求,也成為民國初期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動因。

與此同時,新文化運動爆發,西方教育思潮傳入中國,給中國教育帶來了新的視角和衝擊。平民主義教育思潮、工讀主義教育思潮、職業教育思潮、實用主義教育思潮和科學教育思潮在中國異彩紛呈。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視角,抨擊中國傳統教育脫離社會、脫離生產的體制和課程內容,主張教育應關注 經濟需求和人民的生計問題,積極宣傳和倡導職業教育。

我們一中是最早一批執行政府《學校系統改革案》的學校之一。我們在施行普通教育之外,兼設農、工、商、師範、家事等職業課,將職業教育滲透於普通教育之中,並通過課程改造,對職業教育實施予以保障。職業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實際參觀實習,如 學習銀行業的則令參觀銀行,學校郵政的學生則令參觀郵局,目的都是使受教育者通過教育而獲得一技之長,培養直接從事農、工、商、船政等各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學生既能準備升學,又能儘快就業,充分體現了中等教育兼顧升學與就業的雙重職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條件,並使中學教育成為學生與社會之間相互聯通的重要橋樑。

少年強則國強:民國中學生如何通過教育成為“革命的急先鋒”?

民國中學生的思想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教育重視“忠君”“尊孔”等封建禮教思想, 實行單向灌輸的教育管理模式,把學生作為被動受 訓者,培養出的學生缺乏思想活力,缺失個性,創造力不足。

中華民國建立以來,國人逐漸接受了西方教育理論。梁啟超認為,國強必須教育強,舊式教育管理思想已經不能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因而必須對舊式教育進行國民性改造,提出培養的學生應具備“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 特質。

《教育世界》、《學部官報》等期刊也廣泛宣揚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的高等教育制度、理論和實踐經驗,認識到中國高等教育與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提出中國應加強對學生“自治”能力的培養,在教育過程中應更加註重 涵養學生的德性,引導和教育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因此西方啟發式教育和注重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方式方法, 逐漸深入到中國教育界人士的思想理念中,出現了高校“以生為本”的管理思想。

“國父”孫中山認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應有性別上的區分。教育做強了,人民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 提升,才能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合格人才,促進社 會向前發展。教育對象沒有不平等之說,教育方式 方法應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學生自治,才能“養成真正共和民國”。

學生自治組織作為培養學生自治能力的重要載體,越來越受到學界和教育界的重視。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君主專制體制下的教育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被治的習慣”,而民國是要學生養成“自治的能力”。他認為,學生自治能夠培育學生參與公共事業建設的能力,輔助學校學風紀律的管理, 促進學生自治經驗的積累。在這樣的氛圍下,各個個學校紛紛設立學生自治組織,擴大學生自治權,學生的部分事務由學生自己操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生本”管理思想。

我們學校的校長梁漱溟先生在學生面前,從不以校長的身份自居,與學生之間親如家人,時刻把學生的訴求擺在重要位置。在他的領導下,我們的課堂氛圍融洽,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隔閡,可以自由探討學術問題。

我們一中在教育管理實踐中,關心每一位學生,注重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同時對一些家境貧寒的優異學子,會免去他們的學習費用,並提供勤工儉學等各種方式給予他們在校伙食補貼,助其完成學業。

我們一中辦學經費主要來源於政府撥款和社會捐款。為了保證學校辦學經費的穩定與充足,從校長到老師,都積極爭取社會資金支持。我們中學經費由校董事會負責管理,經費的開支不是學校個別領導同意或批准就能決定的, 而是需要經過董事會的最終審核並同意。在實踐中,董事會注意合理使用經費,盡力節約使用經費,避免經費使用中的因公徇私,以保證中學的正常運轉和發展。

少年強則國強:民國中學生如何通過教育成為“革命的急先鋒”?

為了打造優秀師資隊伍,學校努力從各地聘請水平高、素質好的教員。為延請學識淵博的優秀人士到校任教,校領導經常親自登門拜請,直至對方允諾。我們的梁校長曾為了挽留一位優秀的老師而長跪不起,在教育界傳為佳話。

學生生活是人生中最寶貴和最重要的一段時期,中學教育又在人生中位於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我們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民國的中學教育和中學生活,有著獨特的時代特徵,演繹了一幅充滿無限活力的圖景。

作為民國的第一代中學生,我們是革命的急先鋒,是民眾教育的啟蒙者,是進步思想的踐行者,還是時尚潮流的引領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們加速了時代的變遷進程。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裡,我們接受了新式教育,也接受了傳統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讀書人的思想,表現了進步青年對時代的追求,承擔起民族救亡的重任。

在國家危亡之際,衝在前面的,總有我們民國學生的身影。我們接受了新式教育,具備了科學和民主的啟蒙思想,並將這種思想貫徹到民族救亡運動之中。我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是民國新式學校教育帶給我們的財富,是民主和科學這兩件五四運動的核心法寶。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說: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作為新時代炎黃子孫的優秀代表,我們民國中學生會用我們的表現,向世界宣告:“試看今日之寰宇,竟是誰之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