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而不見那臺戲

前天,村裡有位九十多歲高齡的老太太去世,兒女們為了表示對老人的追思,唱了一臺大戲。碩大的戲臺之下觀者卻寥寥無幾,他們還都是些老頭老太太,年輕人在戲臺前穿來穿去,他們對這臺罕見少有的大戲卻視而不見,他們卻把那音箱中傳出的優美唱腔當成了無奈的噪音。

如果把時間翻閱到三十年前,一臺大戲就是四鄰八村老少奢望已久的一頓大餐。我們村的農曆七月初一是一年一度的廟會,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必有一臺大戲,可我們村沒有現成的戲臺,一到廟會臨近,還得臨時搭建。用百八十根高杆子,搭建成戲臺的框架,然後再把上面和周圍三面圍上帆布,戲臺就算搭建完畢。記得,有年戲臺剛搭建完畢,便來了大風雨,風雨過後,原本完好的戲臺,一下變成了一片狼藉。

那時候,村裡唱戲用的全部開支都是從各家各戶收來的。有幾個好事的老頭,揹著幾個布袋,手裡拿著一個能盛一斤多小麥的茶缸子,走街串巷步入各家收小麥,一口人一茶缸子小麥,我們村還算一個不小的村,光收入的小麥都是個不菲的數目,把小麥變賣掉,變賣來的錢就可以當做唱戲用的全部開支。老頭們揹著布袋那種形象好像一支有組織的丐幫,後面跟著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打打鬧鬧,蹦蹦跳跳。

到大戲開唱時便更有一番景象。那些來自四鄰八村的戲迷們,不論地裡的農活有多忙,大人領著孩子,年輕力壯的攙著老人……彙集在戲臺之下。都說:“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一點不假,他們在戲臺下那種如痴如醉的模樣,實在難以想象,即便是在炎炎烈日下,還是在連綿不斷的陰雨下,他們一動不動,好像這天上滾燙的烈日和連綿不斷的陰雨都給他們開了綠燈。

有一回的晚上,戲馬上就要開了,村裡一個戲迷急匆匆地抱著熟睡的孩子看戲去了,到看完戲回來後才發現自己抱著的只是個枕頭,而在家獨自熟睡的孩子已從床上滾到了地上……

三十年過去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戲那種執著再也找不回來了。即便是電視上有臺好戲,人們也不願去看了,只能說看看電視劇吧!那裡面有時代感。

視而不見那臺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