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行“填坑”,坑塘都填平蓋房,有的老農卻不同意,為什麼?

新大風歌


池塘的形成有它歷史地理原因。過去農村池塘和田地相間,遇到一般的旱災也不怕。池塘與農田相互依存。現在填掉池塘建房子,實際上是一種破壞農業生產的表現,是不重視農業生產的表現。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一旦糧食生產出現問題,遺害無窮,但是有些人看不到這一點,只看到眼前的賣房子那麼一點蠅頭小利,十分短視急功近利。歷史將會審判這些人。


坐在七樓釣小魚


農村流行“填坑”了坑塘都填平蓋房,老農卻說早晚會後悔,為啥?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是農村裡很流行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年輕人幹什麼事,必須要問一下老人,參考一下老人的意見。畢竟老人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多,老人吃過的鹽比年輕人吃過的飯都多,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自己分析還是有道理的。

同理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這樣的,老人主張蓋房子的時候,講究的是質量第一,不僅磚瓦、沙子水泥要用好的,而且在鋪根基的時候,也必須挖到硬地才行。所以在村裡老農主持操作下,村裡建造的房屋幾十年都是很完善的。但是最近幾年,農村蓋房子卻出現了一種“短平快”的模式,就是蓋房屋的時候,把一些坑給填了,然後用土填平蓋房,雖然這樣的建造房屋很快,而老農卻說這樣建造房屋早晚會後悔,這是為啥呢?李子來回答。


為什麼老農說坑塘填平蓋房,早晚會後悔呢,這給由蓋房子構造說起。

幾年前,我村裡一位村民,因為圖便宜,就草率的建造了幾件平房,由於這位村民的因為資金不夠,在建造地基上沒用標準的夯土方式,也沒有混泥土打底,而是用黏土把窪地給墊平了,地基也沒有整理好,就開始建造房屋了。而他建造的房屋也是很快,用空心磚建造不到十幾天就完成了。

但是好景不長,村民們建造的房屋,到了第二年的時候,牆皮就出現了裂痕。由於這位村民的房屋建設在池塘邊上,到第二年的夏天,發生了大暴雨。終於在幾場暴雨後,房屋的根基在雨水泡,洪水衝下,房屋則被沖塌了。然而幸運的時,在房屋倒塌之前,房主人一家及時的撤了出來,沒完成人員的傷亡。但是他建造的房屋在不到一年就倒塌了,不僅損失了很大的財力,也給村裡留下笑柄,真是得不償失啊。

所以來說,農村農民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不要貪圖省事,更不能用一些質量差的磚瓦,或者混泥土來建造房屋。特別是在蓋房子建造地基的時候,用回填土一定要填好,特別是坑塘裡,是不能來建造房屋的。雖然有村民在坑塘裡所做的防護措施做的很好,但是不過幾年後,房屋還是會下沉的,而這也是不能在坑塘裡建造房屋的原因。

當然在坑塘裡建造房屋還是有很多弊端的,首先除了房屋會下沉容易倒塌之外,還有在坑塘裡建造房屋,由於處在低處,在下雨的時候,很多雨水都是倒灌房屋的,這很容易讓房屋給泡起來。給房屋主人帶來生活上的不便,所以來說,在坑塘裡建造房屋,雖然可以用土填平,但是這樣流行的“填坑”建房,對房屋主人都是不好的。而村裡老農在這方面自然有他的經驗,因此我們年輕人在建造房屋的時候,還是要聽老人言的,不要固執而行。


李子說農


我非常贊同老農的觀點,農村的填坑填塘實為不足取不可行!我先說說我的過去老家的村莊吧!再我小時候,特別是夏天,不用擔心洗澡問題,村子當中,東西頭兩邊都有大坑,到了雨季,特別是六月天氣,幾天一場雨,用不了幾天,坑裡就滿滿的水了,那水特別乾淨,熱了就赤條條的跳下去,來個狗刨!可以說夏天裡的水坑就是我們孩子的樂園,沒有水汙染,也特別清,最有興趣的就是裡面撈魚,可以說整個童年的樂趣都是再這水坑裡了!四季水坑基本上都會有水,冬季裡水面結冰,可以打滑梯,總則這是我童年記憶池塘裡是美好的,至今想來還是記憶猶新。隨著年齡大了,離開多年,再回來時就看不到村裡中間的坑了,說是填了!從科學的態度來看,村裡有坑好處還是很多的,它有蓄水功能,能很好的涵養地下水,改良本村的環境,坑兩邊的老柳樹到了春季發出新芽,走在坑的邊上也是綠意蓉蓉的!如今村子裡沒了坑,失去了水,天氣也很熱!白白的水流走了,周圍的老樹早已砍伐殆盡,新栽的小樹天旱還有澆水,綠色也少了許多!在我看來,填坑雖然看是農村平整了許多,卻感覺好像丟了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