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95天 湖北在院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

4月24日上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90歲新冠肺炎患者張大爺,核酸檢測轉為陰性,他是我省最後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治癒患者。至此,湖北、武漢重症病例實現清零。從1月21日全省首次通報新冠肺炎疫情至4月24日,跨越了95天。

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省17萬一線醫務工作者與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人民解放軍的346支醫療隊、4.26萬餘名醫護人員一道,用血肉之軀築起捍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長城。其中,1萬餘名重症專業醫護人員援鄂,約佔全國重症醫護力量的十分之一。

三個多月來,白衣戰士們成功治癒6.3萬餘名患者,重症患者治癒率約89%。

採取“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策略。1月底、2月初,我省先後確定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協和醫院西院等一批高水平醫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重症患者救治床位從不到2000張迅速增加到9000餘張,實現從“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大轉變。同時,國家救治專家組成員進駐重症、危重症患者定點醫院。

珍視每一個生命。抗疫鬥爭中,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被放在第一位。醫務人員面對各種醫學挑戰,努力創新、積極協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歷經39天ECMO生命支持的51歲患者王強“重生”;闖過呼吸窘迫、炎症風暴等三次生死拉鋸戰的陳先生搏回一命。

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是醫療的重點。“重症、危重症患者中的高齡老人,由於基礎疾病較多,救治難度更大。”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說。醫護人員不畏艱險,直面挑戰,3600餘名“危中之危”的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獲救,救治成功率近70%,其中,年齡最大的108歲。

科學精準救治,對危重症患者實施“一人一案”式管理;中西醫結合辨證施治,重症患者住院天數平均縮短兩天以上;建立多支專科先鋒隊,各個阻擊病毒對器官的攻擊;建立戰時醫務處,統一調配救治資源。許多突破常規的方式方法被運用,為挽救患者生命,竭力而為。

“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實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體現了中國的制度優勢,也彰顯了不屈的中國力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