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輪臺縣輪臺鎮拉帕村圍繞“一村一品”從產業扶持、技術指導、銷售服務等途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老漢瓜”產業,通過邀請致富能人、土專家上門授課,引導和幫助村民發展“老漢瓜”產業,將村民變成種植能手,讓“老漢瓜”成了村民的“致富瓜”。

“今年我種了20畝‘老漢瓜’,去除成本,純收入達6萬元!”輪臺鎮拉帕村瓜農阿不都熱依木·卡斯木高興地說,工作隊聘請專家科學指導“老漢瓜”種植,實現精細化管理,品質和產量得到雙提升,瓜在地裡就已經被慕名而來的客商訂完了。

“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藉助互聯網+的優勢,我們圍繞‘一村一品’,從品牌建設和電商物流等環節入手,大力發展‘訂單經濟’‘物流經濟’,僅最近三天就將50噸‘老漢瓜’推向疆內外市場,讓村民們通過種植‘老漢瓜’增收致富。”楊建國說。

“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老漢瓜”學名歇克甜瓜,具有肉厚質細、軟糯綿柔、清香可口、汁濃、皮薄、含糖量高等特點。酥軟的果肉就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都可以直接食用,因此俗稱“老漢瓜”。

目前,拉帕村有70戶村民種植“老漢瓜”,面積達到850畝,人均年增收達到11000元。採摘、銷售、運輸“老漢瓜”幫助60人實現靈活就業,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來源:天山網)

“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農哥觀點] “老漢瓜”是新疆獨特的一個甜瓜品種,因皮薄汁多糖度高而著名,主要在南疆地區種植,內地不能種植,特別是長途運輸中,往往相互碰撞而易腐爛,銷售週期僅一週左右。一窩蜂種植某一個單一品種危害不少,差異化林果業種植已成為農戶的共識,加上保鮮技術的不斷提升,新疆一些特殊且具有優勢的農產品越來越有發展前景。


今年3月,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尤喀克蘭幹村為鞏固脫貧成果,在阿克蘇地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積極爭取扶貧項目資金,從村集體土地中拿出46畝,讓16戶脫貧不穩定戶和30戶邊緣易致貧戶種植芍藥,鞏固脫貧成果。

村民亞森·阿吾提提出疑問:“這個東西不是麥子,也不是棉花,憑什麼掙錢呢?”沒見過芍藥的他一直在琢磨芍藥的價值。

“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這是芍藥,是一種中藥材,它全身都是寶。根、莖、葉、花都可以入藥。而且芍藥耐寒,比內地更適宜在新疆生長,這可是我們農民增收的致富寶!”工作隊副隊長吳小麗解釋道 。

今年,尤喀克蘭幹村把種植中藥材作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重點發展以芍藥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為村民提供芍藥苗的是阿瓦提縣新驪綠化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負責人許國紅說:“我們企業根據市場價格回收農民種的芍藥塊根,並依據芍藥的生長週期每年為每戶農民發放1000元的管理費,連續發3年。種植芍藥一畝地純收入約3000元,能夠確保農民有穩定的收益。” (來源:天山網)

“老漢瓜”成新疆農戶“致富瓜”,“芍藥”花開“樂農家”

[農哥觀點] 種植芍藥遠比種植棉花、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高,且管理相對簡單;芍藥具有養血斂陰、平抑肝陽、柔肝止痛的功效,芍藥花色彩鮮豔,還能吸引遊客前來賞花,帶動鄉村旅遊。筆者認為新疆種植中草藥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和優勢,隨著疫情防控對中藥的認可,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支持中藥生產的補助政策,中草藥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可能性增大。

在新疆種植中草藥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品種要適應新疆氣候土壤條件,需要事先試種或有示範田才能大規模推廣;二是要保證每畝淨收入1500元以上,否則農戶不願意種植,其次是提供種源包括回收。

筆者系新疆紅棗產業聯盟秘書長,曾任職過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副秘書長,對新疆農牧業發展擁有一定情懷和深刻研究,請大家關注我,就可以直接瞭解到新疆農牧業發展現狀,並免費提供相關資訊和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