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堅持讀文章的朋友知道,近期老黃牛的文章觀點以提示風險為主。有意思的是,近期有不少人後臺發來留言,用質問的語氣說道,股市大漲了,我的文章讓他們踏空了大行情,搞得我一臉懵。也有不少朋友隔三差五給我發微信,問我股市大漲了,現在可不可以滿倉,弄得我不勝其煩。

股市哪兒就漲了?

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今年文章觀點回顧,紅色代表堅定看漲,黃色代表提示機會;綠色代表堅定看跌,藍色代表提示風險

如上圖,今年以來,除了年初我堅定看多之外,從2月下旬開始就不斷提示風險(圖中藍線和綠線),其中只有在3月24日滬指位於最低點時提示過一次抄底機會,此後又開始提示風險(藍線)。而近幾周,隨著我的提示風險(藍線),股市也在高位出現了震盪走勢。這三週滬指高位震盪整體走勢本來就是偏弱的,更不用說普通投資者追漲殺跌的操作風格,更是會把震盪微跌的行情愣是做成賬戶大跌,連續幾次逢高追入後遇到中陰線,很快就能把一二月的盈利全部擦光。

當然,老黃牛說上面這段話,也不是為了發牢騷,而是告訴大家一個重要信號:散戶投資者為自己踏空而感到焦慮的時候,通常不是真正的底部。而只有當散戶把股市淡忘了的時候,市場才真正見到大底。

甚至可以說,越多的散戶認為自己踏空了,從而尋找一切機會往市場裡衝,感覺自己抄到了大底,就越是不好的信號。上週剛剛發生的事情(見下圖)就是前車之鑑。

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如果要描述當前市場的情況,老黃牛認為是山雨欲來

政治局會議釋放重磅信號

國內疫情剛剛爆發時,國家出臺了各項政策來支撐信息,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擺出了梭哈的架勢,把能出臺的支持政策都出了,目的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有“無限子彈”,從而支撐市場的信心。

這裡面的政治邏輯其實很簡單,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也是有限的。哪怕在極端情況下,全國停止生產三個月,其對GDP產生的影響也是可以估算的。但是,一旦大家對經濟的信心產生動搖,從而紛紛拋售資產以避險,就容易產生資本市場的擠兌和崩盤。而一旦資本市場崩盤,就會進一步引發系統性風險。

看看疫情期間各地搶蔬菜搶糧食的情況就知道,原本供需平衡的市場,一旦需求端因為信心層面的錯誤導致供需失衡,會迅速讓市場出現擠兌潮。

因此,前期的救市政策可以理解成,為了支撐市場信心防止擠兌而不得不“大水漫灌”。

在這樣的政策目標下,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深圳樓市短期出現了“大水漫灌”式的上漲。

而隨著4月17日政治局會議的召開,救市政策進入了新的階段——從“大水漫灌”救信心,轉向“精準滴灌”救實體。

近期深圳各大銀行的自查,以及高層密集表態要求深圳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就是重要的信號。

4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中,有這麼幾句話值得我們注意:

財政政策方面: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

也就是說,相比於之前一股腦兒發錢穩信心,現在,在全市場信心穩住了之後,我們就需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錢放到支持實體經濟的地方,而不是在資本市場裡空轉。

所以,如果說一季度出現投機熱和炒作熱還算是對穩信心有貢獻的話,那麼二季度如果再致力於投機炒作,那就是缺乏政治意識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最近,各類原油“理財”產品把國內的莊稼收集起來交給國外的莊家收割,性質有多嚴重,不言而喻了吧!

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有人稱我為莊稼?我明明是菜好吧!

貨幣政策方面: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

貨幣政策的定調也是同樣的邏輯。很多人看到降息就興奮,拿著所謂經濟學家們的分析,說什麼政治局會議首提降息,來判斷股市將走牛。其實,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降息,只不過,我們一直進行非對稱降息,只降對實體經濟有影響的LPR,不降對房地產有影響的基準利率;大降對實體經濟影響大的短期利率(1年期LPR),小降(或不降)對房地產參考意義更強的長期利率(5年期LPR)。

所以,面對經濟學家們的大聲疾呼“降息了!再不買房(股)你就要被甩下車了”,我們還是要讀透政治局會議公告的原文。

監管力度升級

近日,有關部委召開了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

會議強調,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要穩妥有序打擊處置網絡借貸、私募股權等重點領域非法集資活動,全力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大家平時可能或多或少會接到類似薦股的詐騙電話。這些遊資拿著非法集納的錢,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進行題材炒作。在上漲週期,對他們的容忍度可能還略高些,而到了抑制資本市場熱度的時候,就要對他們進行收網了。

這個時點召開這樣的部際聯席會議,釋放的信號不得不引起重視。

正巧,近期東方衛視上映了熱播劇《獵狐》,講的就是非法操縱股市等經濟類犯罪的題材。而且,這部電視劇還是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聯合出品的。

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央行再發論文 研究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

4月17日,央行發表了今年第2號工作論文——《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

這篇論文的主要結論是:一、金融系統的網絡結構會隨著風險的發展而變化。這是系統性風險的非線性變化和風險傳染關係的動態變化的主要原因;二、不同類型的風險傳導方式和衝擊效力不一;三、在系統性風險爆發時,銀證之間是主要的風險傳染渠道;四、信託、金控等非銀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較弱。

具體內容太過專業,我不多說了,但是,單看這個時點發布這樣內容的文章,是不是意味深長呢?

堅持讀文章的朋友應該記得,此前在3月4日,央行發表了今年第1號工作論文——《金融危機傳染實證分析研究》。萬幸,當時我第一時間吹哨,在3月8日(下圖綠線位置)的文章《美股再現暴跌! 央行罕見發聲 A股還有機會嗎?》裡把這個不同尋常的信號翻譯給大家看。後面的走勢大家自己體會:

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綠線位置為3月8日

如今,央行再發“第二季”,我們必須引起重視。

國際形勢嚴峻複雜

近期幾乎所有的重磅會議,都會提到“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畢竟,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而每當大選年,總統都需要樹立全民公敵,來提升自己的支持率。這也是每到大選年,美國總統必打中國牌的原因。

在美國疫情大爆發期間,特朗普還可以通過吹噓自己如何努力擊敗“疫情”這個全美公敵,但等到疫情控制住,他就需要再樹立一個新的全美公敵了。

看看4月17日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到“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意味著高層已經在為貿易壓力做準備了。

總結

綜合目前國際國內嚴峻複雜的局勢,幻想股市走出一輪大牛市是天方夜譚。分析師們所謂的“放水牛”,也根本不著邊際。畢竟,政策制定者不厭其煩地強調,放水是要支持實體經濟。雖然市場短期的投機行為能把本該流向實體的水偷偷引到資本市場,但決策者也有足夠的手段能教育市場,把水逼回到實體領域。

作為普通投資者,既然在流動性偷偷狂歡的期間沒能喝到太多的湯,那麼,就更不應該後知後覺地在末端入市,主動接受“教育”。

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現在的市場是有底線思維的,誰都不允許市場出現踩踏式的下跌。因此,當市場出現一定幅度下跌,投資者出現悲觀甚至是恐慌情緒時,我們就應該大膽入場,幫著國家隊做一輪“逆週期調節”。

好了,老黃牛把邏輯都講清楚了,具體操作層面,還是老樣子,到右下角點“在看”,等在看數量達到888之後,點過的讀者在“第一財經資訊”公眾號首頁發送消息“20200425”自動獲取。

觀點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股險些跌破2800點 央行罕見“吹哨”!該加倉還是該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