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6月28日,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潮行——“十四五”规划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充分发挥社科智库作用,为海宁向着高质量发展前进、勇当“两个高水平”建设排头兵献计献策。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致辞。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市委副书记王建坤致欢迎辞。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在这个关键时间点,海宁需要在“如何更好把握大局大势”“如何更好找准海宁定位”“如何更好用好各方资源”三方面聆听智库的声音、得到专家的指点。

当天,省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刘亭,省咨询委城镇化部部长、研究员黄勇,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吴伟强等来自省、嘉兴市的8位专家,聚焦“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现象、新模式以及面临的宏观环境与机遇挑战,分别围绕“新变局下的城市化再思考”“编制‘十四五’规划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格局和海宁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就“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路径、“十四五”时期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及对策建议等作深入研讨,为海宁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和长远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会上还为“我说‘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获奖代表颁奖,市交通运输局、鹃湖国际科技城、许村镇、海宁经济开发区4个单位作交流发言。

发言摘录

省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刘亭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未来的浙江经济主体形态,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顺应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信息化、生态化和人文化三大发展趋势。杭州是集数字产业、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于一身的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而海宁以不可替代的独特效能占据杭州都市圈发展的第一高地。接下来,海宁应当打好“杭州牌”,发展“数智经济”,即以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驱动发展,以智能化的信息资源驱动发展,力推共享、兼收并蓄、互利共赢。

省咨询委城镇化部部长、研究员

黄勇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编制“十四五”规划,需要从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从大变局中探索大改革。目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虽然无法确定,但世界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全球化走向和供应链格局尚未确定,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明显提速。大变局中开新局,海宁“十四五”发展战略思路可以是在空间上融杭接沪;在改革上抢先争位;在产业上提旧催新,要在尊重市场内生活力和智能技术赋能之下,实现产业跃迁,同时重视服务业发展;在社会上养老托幼,从经济转型升级到社会发展补短板。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蓝蔚青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未来社区,是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架构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未来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低碳、未来服务和未来治理等九大场景。建设未来社区,需要围绕居民需求,将技术的智能与治理的智慧高度结合,通过社区治理体制和治理手段创新,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

吴伟强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杭州的目标是建设世界级城市,海宁是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位于轨道通勤圈50公里半径附近,区位优势非常难得。要领会杭州的战略,建议完全“同城化”,而不是泛泛的“一体化”。海宁铁路、高速已经很多了,关键是几大火车站高铁站的联网性和站区等节点周边的高密度发展。海宁可以依靠高架或提高道路密度加强轨道交通连接性。对于杭海城际,要优化配套设计,尤其是吸附力问题,如果可达性不好,就是浪费。同时提高城市中心区公共交通通勤率。

嘉兴市社科联副主席、

嘉兴市发改委副主任

朱永根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2019年,海宁实现GDP1026.57亿元,在嘉兴首个实现GDP进入千亿级。未来五年,海宁经济总量如何翻番达到二千亿,依靠皮革、经编、家纺“老三篇”难度大,除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三篇”,还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撑的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总部引领、枢纽支撑作用,在新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把握“十四五”时期海宁提高城市能级的重点,还应建好“新平台”,“集中火力”规划好建好泛半导体高端产业生态园,抢抓“好项目”,引育“新企业”,推进“新基建”,打造“新引擎”。

嘉兴学院商学院副院长、

嘉兴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顾骅珊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内涵是实现高效益、稳增长、创新驱动,城市能级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集中体现,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城市能级。海宁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一带一路”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位于杭州都市圈的紧密层,当前,国家战略和区位交通的叠加效应正在加速形成。以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海宁需要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质、找准坐标方位、落实关键抓手,营造高知名度的国际化宜居型城市环境、高忠诚度的市场化宜商型投资环境、高美誉度的法治化服务型政务环境。

嘉兴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

嘉兴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卿瑜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疫情视角下,社会治理体制发挥巨大优势,公共服务网络化全面启动,精准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市场化、社会化力量进一步释放,社区治理重要性愈加突出。但从疫情管控到常态防控治理,还需完善社会治理体制,从单向到多元共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补长公共卫生等短板,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加快完善地方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动治理体系扁平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崔泉森

海宁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找准海宁定位?8位专家这么说……

海宁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应该摒弃县域思维,对照当前文化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对高端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建设予以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加大大型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推动海宁文化建设均衡繁荣发展。高端文化设施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地方文化底蕴相结合,如依托海塘文化、运河文化等地理文化优势规划建设海塘文化博物馆、长安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依托名人优势建设“蒋英歌剧院”“屏夏棋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