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只知親情源於血緣,卻不知它超越血緣

代孕:只知親情源於血緣,卻不知它超越血緣

01

網上一則新聞:女子花45萬代孕得來病嬰,後又花200多萬為孩子治病。代孕機構稱:孩子可以退回免費做一個。當事人林女士說:我恨這家代孕機構,讓我的生活變成這個樣子。這個孩子都三個多月了,他是一個人,是一個小生命,對於你們來說,他是一個交易,但

對於我來說,他是我的孩子,我把孩子交給你們後怎麼處理?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一定要有一個與自己有

血緣關係的孩子,認為只有有血緣的親子關係才夠牢固,親情也才夠真夠實。

孩子究竟是什麼?ta不僅僅是為一個家族冠上姓氏、延續血脈的工具,更是父母情到濃時水到渠成的產物。能不能成為父子、母女,講究的是一種緣分。正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新聞中的林女士,在明知自己不能懷孕時,還一心要求一個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不惜花重金找人國外代孕,最終自釀苦果,拖

累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人們只知親情源於血緣,卻不知它還可超越血緣。只要愛ta的心足夠誠,疼ta的心足夠真,沒有血緣關係又有何妨?這絲毫不影響父賢子孝、母慈女順。

代孕:只知親情源於血緣,卻不知它超越血緣

02

老於夫婦結婚多年,始終沒有孩子,多方求醫問藥後,得知老於媳婦輸卵管堵塞,懷孕的幾率極低。無奈之下,夫妻倆去福利院領養了一名女孩,取名彤彤。

彤彤的到來,讓原本不圓滿的家庭充滿了溫馨。老於夫婦更是把把彤彤捧在手心裡疼著,呵護著,比許多親生父母還要用心。

十年後,老於媳婦突然懷孕,兩人又驚又喜。想著馬上就要有自己的孩子了,彤彤的存在就有些多餘,於是兩人商量著要將彤彤送走。

後因法律規定,彤彤未成年之前,老於不得解除撫養關係。無奈之下,老於夫婦只得繼續撫養彤彤。

親子誕生,養女就不再視若珍寶。老於夫婦對彤彤愈加疏遠,對親生兒子愈發溺愛。

幾年後,彤彤考上大學,弟弟則早早地遊蕩於社會中;彤彤畢業後在一家外企就職,經常拎著大包小包回家看養父母;弟弟則除了要錢,平時基本不回家。

老於夫婦又羞又愧,感嘆道:誰說收養的孩子不如親生的親?

彤彤感恩於老於夫婦給了她一個完整的家,含辛茹苦地將自己撫養成人,明知自己非他親生,卻依舊對其孝順有加。

十幾年的家庭生活,早已在彤彤心中注入了親情,即便養父母曾因弟弟的降臨而疏遠過她,但她依舊在最初的時候,感受到了完完全全的父愛和母愛。這在年幼的彤彤心中,已然是溫暖的存在,無論將來如何,這份親情註定要牽扯一生。沒有血緣關係,卻超越血緣而存在。

代孕:只知親情源於血緣,卻不知它超越血緣

03

前段時間的熱播電視劇《養父的花樣年華》,男主人公郎德貴接受徒弟臨終託孤,變成了“未婚生女”,弄吹了自己的婚事,獨自帶著一個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幼女生活。

原本“單身父親”就已日子艱難,不料節外生枝,因一時善念,收留了一個帶著三個孩子借住的寡婦,怎知寡婦出走,又將三個孩子丟給了他。從此,一個奶爸,四個娃娃,生活更加艱難。

當不能生育的馬麗雲和丈夫林浩,到郎德貴家商量領養一個孩子時,郎德貴霸氣地攔下即將被抱走的志剛,一句:放下我兒子!將滿滿的父愛表露無遺。一聲“我兒子”,溫暖了孩子們的心,親情的種子在各自心裡悄然地生長、發芽,

幾十年的歲月,郎德貴用心呵護,精心培養四個孩子,幫其成家,助其立業。以一顆寬大的胸懷,給予了四個孤苦孩子最堅實的依靠。

上天是公平的,雖然郎德貴一生沒有自己的孩子,卻“種善因、得善果”,收穫了四個體貼孝順的兒女,最終兒孫滿堂,幸福地享受著天倫之樂。

不是所有的親情都源自血緣,也不是所有的天倫之樂都需要有血緣關係才能取得。親情重在字,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因為人與人之間最怕的就是動真情。動了真情,即使沒有血緣關係,那也是一輩子的牽掛,早已超越了生物學上那99.99……%的數據。反之,沒有真情,即便血緣

關係也不一定有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