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冢虎,幼麟,為何蜀漢得其三還是滅亡?

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幼麟姜維,此三人都是三國時期傑出的人才。當世高人司馬徽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而當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時候,他又慨嘆,孔明得其主,而未得其時也。龐統獻上中下三策,讓劉備取西川,劉備選了下策。這個下策最終害死龐統。諸葛亮隆中對,孫劉聯盟是基礎。但劉備執意東征被火燒連營,兵敗身死。姜維多次北伐,因小人排擠,劉禪不能重用,只能屯田避禍。而三國正真形成鼎力的局面是夷陵之戰劉備死後形成的,蜀國能否一統天下,是要看劉備的後人如何來統治這個國家的。只能說依法治國敵不過士族地主階級,依法治國是治國方針,而士族地主階級是人,封建社會,法敵不過人,固蜀漢只是中國歷史上劃過的一顆流星。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為何蜀漢得其三還是滅亡?

劉備白手起家,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期,才最後到老的時候建立了蜀國。你在看看魏國曹操在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時,曹操以天子之名征討四方,先後滅二袁,敗呂布,收張繡,平劉表,戰馬超。北方之地盡歸曹操所有。吳國呢,孫權可以說是官二代,父親和哥哥早早發下了江東家業,孫權接手過來直接建立吳國,我這裡說的很簡潔,曹操和孫權都不是等閒之輩。除了司馬懿以外其餘三人都被蜀漢劉備所用,在蜀漢也發揮了各自的作用,但是效果最明顯的也就“臥龍”諸葛孔明而已。而"鳳雛"龐統想在蜀漢建立功績,與“臥龍”平分秋色,不辱沒自己“”鳳雛“的名號,主動帶兵作戰,在進攻雒縣之役中,被敵流矢所中不幸而亡,天妒英才,死時才有36歲而已。可悲!可嘆!所以說英年早逝的龐統對於蜀漢來說,他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可以大膽的設想一下,如果龐統不是這樣被玩完,和關羽一起鎮守荊州,文有龐統,武有關羽,是多麼厲害的組合,也不至於後來荊州失守,關羽被殺的結局。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為何蜀漢得其三還是滅亡?

當蜀漢建立的時候,曹魏已經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其勢已不可動搖。江東孫權,三世虎踞,也已根深蒂固,難以撼動。諸葛亮輔助劉備,開闢,建立蜀漢政權,在當時已經是奇蹟。若要再發展,可謂困難重重。到了三國的未期,全國在戰爭中人才緊缺, 姜維(號幼麒)本來是曹魏那邊的人,後來通過一系列的事件才把幼麒拉到蜀漢這邊來,當然姜維也是很有品德的,但後主“阿斗”的能力有限,種種先決條件就大大的限制了姜維真實實力的展現。可以說姜維也是一位悲劇人物,空懷大志,無處施展呀!為蜀漢也是堅守到底和全力以赴,最終以死相報。最後的一根稻草,北魏鄧艾的最後一擊,使得搖搖欲墜的蜀漢塌陷。三下大勢、分久必合!蜀漢滅亡符合歷史潮流、並不是三個人才能夠左右的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為何蜀漢得其三還是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