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入夏,身體“溼毒”太深的3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春天是雨水相對比較多的一個月份,此時氣候潮溼、陰冷、反覆多變,空氣溼氣濃度大,故而身體也難逃溼氣的侵害,在不知不覺中,身體就“累積”了各類毒素,危害人體健康。夏天要將“溼毒”排出,健康不生病。

由春入夏,身體“溼毒”太深的3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中醫講,“有諸內,必行於諸外”,說的就是,一旦身體內部出現健康問題,在身體表面會給出“提示信號”!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有溼毒?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溼了。

由春入夏,身體“溼毒”太深的3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2、如廁時:看大便

現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溼邪內鬱,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麼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醫裡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現在以肉食為主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溼氣。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3、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我們應該怎樣排毒祛溼呢?

1.注意飲食

由春入夏,身體“溼毒”太深的3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飲食方面包括3個部分,第一飲食的量,注意飲食要節制,拒絕暴飲暴食,吃飯只吃八分飽,防止消化不良。第二在食物加工上,儘量選擇新鮮的食品,減少加工食品攝入,離餐桌越遠的食品其中的添加物質就越少。避免油膩厚味,保持少鹽多醋等。第三在食品種類的選擇上,一定注意保持食品的多樣,保證能經常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幫助消化系統排毒。

2.保持大便通暢

養成每天定時大便的習慣,時間到了,不管有沒有便意,都要去解大便,每天1到3次都是正常的。要保持大便通暢,注意飲食是最重要的。常吃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纖維素是最好的清腸通便劑。纖維素高的蔬菜很多,例如韭菜、菠菜、蓬蒿、莧菜、大白菜、空心菜、馬鈴薯、山芋、南瓜、竹筍等等。 特別注意的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3.茶療祛溼

體內溼氣重,最傷脾胃,日常喝祛溼茶 蒲荷陳皮茶 ,有祛溼熱、寒溼的作用。

蒲荷陳皮茶是一款由荷葉、陳皮、芡實、薏苡仁、赤小豆、山藥、茯苓、乾燥、淡竹葉、蛋池縣、蒲公英、梔子、砂仁等24種 搭配而成,製成茶包,每日一包,有健脾祛溼的作用。

茶方解析: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之功效。現代研究發現,陳皮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促進胃液分泌,助於消化。

荷葉,具有清暑化溼、昇陽清陽、涼血止瀉的作用,對於暑溼煩渴、暑溼洩瀉、脾虛洩瀉有一定的幫助。

薏苡仁,《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由春入夏,身體“溼毒”太深的3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赤小豆,《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洩,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對小便熱淋、黃疸、急性腸炎等有一定輔助作用。

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增強免疫功能。

茯苓,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溼、寧心安神等功效。

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4.避環境的溼氣

由春入夏,身體“溼毒”太深的3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3)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4)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