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七句名言,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今屬浙江),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會稽。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裡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

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選自《論衡·訂鬼》。【譯文】害怕恐懼就有了幻想,有了這個幻想就好像親眼看見了一樣。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七句名言,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修身正行,不能來福;戰慄戒慎,不能避禍。

選自漢·王充《論衡·累害》。【譯文】行為端正、品行美好的人,不能招來幸運;提心吊膽、謹慎小心的人也不能避開禍害。

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世用,一章無補。

選自漢·王充《論衡·自紀》。無補:無益;無所幫助。【譯文】文章對社會有用的,越多越好;對社會無用的,只一章也是多餘。指寫作應講究社會效益。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七句名言,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譯文】知道這個房子漏水的人,就住在這個房子裡面;知道施政有所缺失的人,就是民間的老百姓;知道知道儒家經書之誤的,正是讀著諸子百家的書的學子。

人慾心辨,不欲口辨。心辨則言醜而不違,口辦則辭好而無成。

選自漢·王充《論衡·定賢》。【譯文】人們競爭應該用心志,而不應該用言語。用心志競爭,縱然不善言辭也不脫離主題;用言語競爭,縱然說得天花亂墜也徒勞無功。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七句名言,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人有所優,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為也。非拙也,精誠不加也。

選自漢·王充《論衡·書解》。【譯文】人有優點,也有不足;有擅長的地方,也有不擅長的地方,這不是天生的不足,而是他的意志不夠堅定;亦不是他不擅長,而是他沒有專注地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