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汙者排汙,東江環保是在挑戰監管底線?

治汙者排汙,東江環保是在挑戰監管底線?

在危廢行業地位獨大的東江環保,正在面臨上市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相比過去幾年大筆一揮到處買買買網羅小弟的快意,這次危機超出這位江湖大哥的掌控。

6月25日上午,CCTV-13頻道在報道“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行動時曝光:東江環保江西子公司廢氣不經處理,通過旁路管道直接排放到大氣環境中,且監測數據涉嫌篡改。

“回頭看”前所未有的督查力度,相信這段時間已經被社會廣泛認知。這個消息一出,東江環保的股價立即大跌。

6月26日,東江環保在回覆證交所《關注函》的時候表示: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目前經營正常,未出現因環保問題被監管部門要求停產整改及相關人員被刑事拘留的情形。

雖然這一回復與央視報道明顯相悖,但資本市場仍給予了信任,東江環保H股一度大幅回漲。

然而,這一回復很快遭到了打臉。

27日午間,東江環保全資子公司江西東江總經理及兩名安環工作人員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江西省豐城市公安局執行逮捕。消息一出,東江環保再也無法阻擊市場的失望,A+H股再次牽手暴跌。

經過6月25日、26日及27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東江環保的收盤價格跌幅累計超過 20%。

昨天A股跌停後,東江環保於晚間發佈2017年度權益分派方案,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0.161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總額為人民幣1.428億元。

這一行動,算是東江環保用資本手段對沖節節下挫的股價。然而,從28日早盤來看,A股並不買賬,短暫翻紅後後繼續陰跌。

6月27日,德銀髮表研究報告,將東江環保評級由“買入”降至“持有”。

從這一系列的回覆反轉事件中,投資者已經洞悉,要麼是東江環保的企業內控出現了嚴重問題,江西子公司以下瞞上,謊報軍情;要麼就是東江環保公然指鹿為馬,百般抵賴。

事發東江江西子公司

東江環保是一家專門從事危險廢物處置的企業,2010年9月28日,由香港聯交所創業板轉至主板上市。2012年4月26日,東江環保發行A股併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危廢行業極度分散,前五名市佔率不足10%,核准的持證經營單位雖有1900家以上,但平均處置能力不到3萬噸/年,且技術裝備水平普遍不高,且90%的企業經許可處置的危廢種類都小於10種。顯然,對於具備40多類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東江環保來說,更容易獲取訂單。

在2017固廢戰略論壇上,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永鵬表示,截止2017年9月30日,東江環保能夠落地的危廢產能有160萬噸。這個數字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危廢處置量,沒有明顯可以與之抗衡的競爭對手。

治汙者排汙,東江環保是在挑戰監管底線?

這與東江環保大手筆的併購不無關係,買買買成就了東江環保危廢龍頭地位。

光是2012年至2015年三年間,東江環保就發生了15個對危廢企業的收併購,涉及金額逾14億,江西東江環保就肇始於此期間。

江西省傳統行業產生危廢的主要包括有色金屬、醫藥化學品、鋼鐵、光伏製造、汽車,陶瓷及漂染等,但隨著產業轉移的升溫,珠三角地區部分電子行業也陸續轉移至江西,由此產生的危險廢物總量不斷攀升。

2014年,東江環保看準了這一時機,與江西省豐城市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書,使用自有資金收購及增資方式取得江西康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推進江西省工業固體廢物處置中心落戶江西豐城。同年11月,東江環保在豐城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處置中心無害化項目的投資、建設及運營。

東江環保2017年年報顯示,江西子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為1.6億,淨利潤5161.63萬,在子公司中處於中等水平。

治汙者排汙

其實,早在2016年,在東江環保擴充自己危廢版圖的時候,就被中央環境保護組揪出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那一次,江西省政府令其在2017年4月底整改完畢。

有報道稱:在江西豐城東江環保公司的整改驗收現場,東江環保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中央環保督察要求的整改措施都已如期完成,企業運行正常,汙染排放,尤其是二噁英的控制水平,在國內都是最高水平。

二噁英是一種毒性嚴重的脂溶性物質,一旦進入自然環境中很難自然降解消除。其毒性比砒霜還要高900倍。為了減少包括二噁英、二氧化硫等廢氣的排放,國家規範要求一燃室溫度必須在850度以上,二燃室溫度必須在1100度以上。

然而,媒體調查發現,東江環保公司的運行記錄中,尤其是在後半夜到凌晨的時間裡,一燃室和二燃室經常低於850和1100度的溫度要求。在運行記錄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化氫等的濃度經常超標,甚至廢氣不經處理,通過旁路的管道直接排放到大氣環境中。在企業的在線監控室,數據卻遠遠低於排放限制,奧秘是操作員可以直接打開參數設置,對監測廢氣的各種參數如量程、斜率等參數進行修改。

被曝光後,東江環保在回應公告中,一方面承認企業負責人被取保候審,另一方面又否認企業排汙和篡改數據。

而此時再倉促回應,已經為時已晚,先前那份故作冤枉的烏龍回覆,讓投資者大跌眼鏡。

其實,對於媒體關於東江環保修改各類參數的報道,東江環保也同樣矢口否認,表示江西東江按照規定委託獨立第三方對新的在線檢測儀進行比對監測,媒體報道所稱時間段為新監測設備採樣比對期間,在比對報告未確認合格並報環保部門驗收之前,新監測設備仍處於調試、檢測及試運行階段,江西東江不存在篡改監測設備數據的行為。

言之灼灼,好像說得全無漏洞。

而與此同時,東江環保對江西省豐城市環保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聽證)告知書》“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罰款五十萬元的行政處罰”,也表示出了異義,只是認為“江西東江經營及生產過程中存在個別操作不規範行為”。東江環保公告稱:將對上述行政處罰告知書提出書面陳訴申辯意見。

根據昨天午間公告,江西東江總經理及兩名安環工作人員被執行逮捕,定性為“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從這個罪名來看,或與蓄意篡改數據不無關係。據此來看,江西東江環保也不只是“存在個別操作不規範行為”那麼簡單。

就在剛剛結束的2018環境監測與服務創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副巡視員張京麒表示,生態環境部對生態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與人為干擾等行為零容忍,發現一期查處一期通報一起。

顯然,作為一家龍頭環保企業,東江環保低估了監管層對於排汙和數據造假的容忍度,也低估了資本市場對於數據造假的厭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