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點聖經 創世紀 巴別塔 巴比倫通天塔

每天讀一點聖經 創世紀 巴別塔 巴比倫通天塔

大洪水後,挪亞和他的三個兒子閃、含、雅弗就成了世上僅存的男人了,神要求他們生養眾多,遍滿各地,給定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他們也不令神失望,果然比他們的祖上同房更起勁起來,基本上每個人都生了四、五個,五、六個,甚至六、七個後代,然後後代又生好多後代,不久之後,天下又人丁興旺,熙熙攘攘了。他們的後裔後來在各處的土地、海島分開居住,講不同語言,到處開宗立國。

不過據聖經下一段講,在他們四處分散開居住之前,本來還是住在一個地方的,因為他們本來是一家人,他們也講相同的語言。但是隨著子又生子,孫又有孫,挪氏家族的人口越來越龐大,原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已經容納不下那麼多人生活了。於是他們就往東遷移,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居住在那裡。所謂示拿地,其實還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他們躲避大洪水的時候,他們逃到了北面的山上,大洪水退去,從西南面下山,隨便找了處地方居住,然後現在住不下了,又回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已。當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很大的,這裡應該不是亞當原來居住的伊甸園附近所在地。

(這裡是一張網上找的古時西亞地圖。)

每天讀一點聖經 創世紀 巴別塔 巴比倫通天塔

有一天——下面接下去的事情有兩個版本。

聖經裡的版本是這樣說的:人們在示拿安頓下來後,有人提議:“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塔,搭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大家就響應道:“好啊,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築通天塔!”接著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大家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耶和華聽到了動靜,想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他降臨的時候,塔正造了一半,但是已經氣勢宏偉,直插雲霄了。耶和華不禁心裡暗暗吃驚。他想,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做不成的了。這通天塔要是給他們造好了,要是還裝個電梯,速度很快,人們可以直接上天入地,不就跟我們神一樣了嗎?這樣不行,我們(這裡的“我們”就再算是作者筆誤好了)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讓他們搞不成這事。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另一個版本是說: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怎麼知道不會再有諾亞時代的洪水將我們淹死,就像淹死我們祖先那樣?”“這有彩虹為證啊”有人回答道“當我們看到彩虹,就會想起上帝的諾言,說他永遠不會再用洪水毀滅世界。”“但是沒有理由要把我們的將來以及我們的子孫的前途寄託在彩虹上呀”另一個人爭辯說“我們應該做點什麼,以免洪水再發生。”於是,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發覺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懷疑,上帝不允許人類懷疑自己的誓言,就像我們不喜歡別人懷疑自己那樣,上帝決定懲罰這些忘記約定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改變並區別開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分散在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

這兩個版本不管哪個版本都說明了一點,上帝心胸不怎麼寬闊。他只希望自己是永遠高高在上,而人們是低低在下的,是對他頂禮膜拜的;而萬一人們要是能跟他平起平坐,甚至只是人們希望能跟他平等,他心裡就會很不平衡,他會想不惜一切想辦法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可不像仁慈的上帝所為,這簡直是一個心胸狹窄的神嘛,雞湯從來不教我們成為這樣的人。讓我們一起來告訴上帝這樣做是不對的:Buddy uncool!在查找資料的時候,我看到有人問了一個腦洞比較開的問題:耶和華是怎麼改變了人們的語言的,用了什麼辦法?我看這個問題幾年了都沒有人回答,本著樂於助人的正能量精神,我告訴他改變語言的辦法很簡單:第一步打開電腦,第二步打開控制面板,雙擊那個“區域和語言”,裡面語言很多,你想改哪種改哪種……啊別打我!再也不敢好為人師了。

有些愛好讀書的人可能會問,曾經讀書看到過古巴比倫通天塔的故事,和聖經裡的這個巴別塔有什麼關係?如果按聖經的思路,古巴比倫人講自己建了塔,聖經裡講的可是希伯來人建了塔,希伯來人是最接近上帝的子民,巴比倫人後來還囚禁了希伯來人的後代猶太人,巴比倫人是壞人,肯定是壞人偷走了希伯來人的故事。但是按現在的歷史研究,我覺得事實應該是反一下。古巴比倫是公認的古代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擁有號稱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還有巴比倫通天塔。但是可能由於古巴比倫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缺少大石頭,所以儘管流傳古巴比倫建築多麼先進多麼優秀多麼神奇,但是沒有一樣能遺留到現在,甚至連遺蹟都找不著。當時巴比倫是著名的一國,文明先進,人口眾多,而希伯來只是當時也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民族之一而已,而且應該還是當時人口比較少,力量比較小的民族。據資料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臺上,這些高臺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臺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邊長大約90米,塔高約90米(也有說每邊長和高都是96米)。 “巴別”塔是當時巴比倫國內最高的建築,在國內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們稱它“通天塔”。這麼大一個塔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參考一下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底座每邊長230米,塔高136米。據說是10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那麼我們可以估計要建成通天塔起碼也得好幾萬人,花好多年時間才行。綜合考慮,希伯來人當時不可能有能力建造通天塔,通天塔如果有的話,也應該是古巴比倫傾全國之力建造的。所以聖經巴別塔的故事應該是借用了巴比倫通天塔的故事。其實方舟的故事很可能本來也是屬於巴比倫的,但是我們給摩西留一點面子吧,他都是去世幾千年的人了,老是說他抄襲可不好。

網上有資料說:那麼巴比倫通天塔真的存在嗎?雖然關於巴比倫通天塔的傳說、記載有很多,但它是否真的存在卻始終是一個謎。幾千年來 人們一直都沒有發現巴比倫通天塔的遺蹟,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個神話。1899年3月, —批德國考古學家,在今天巴格達南面100多公里的幼發拉底河畔,進行了持續十多年的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終於找到了已經失蹤2000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的巴比倫古城遺址。考古學家在古巴比倫遺址上發現了一個由石塊、泥磚砌成的拱形建築廢墟,中間有口正方形的大井。開始,考古學家以為這是空中花園的遺址。直到後來在附近出土了一塊記載了通天塔的方位和式樣的石碑,才知道這就是通天塔的塔基。公元前689年,通天塔被攻佔巴比倫的亞述人摧毀。後來,新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曾重建該塔。但他去世後,巴比倫又漸漸衰落。公元前484年,通天塔再次毀於戰火。雖然人們如今已基本知道了它的外觀,但整體的設計和結構仍是一個謎。人們普遍認為,巴比倫塔是一座宗教建築。

那麼根據以上資料,巴比倫通天塔建造和存在的年代又要大大晚於摩西生活的年代(公元前十三世紀),所以我們不能說摩西借用了巴比倫通天塔的故事。那麼這裡就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希伯來人真的曾經建造過自己的巴別塔,但是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比較小。我的分析結果應該是另一個可能。就是後來的某一位聖經作者覺得應該把通天塔這麼精彩的故事加到聖經裡,於是就找了個“合適”的地方插入了。所以我們看巴別塔的故事出現的位置比較怪,跟前後都不搭邊。前面講挪亞的三個兒子其中的雅弗、含的後代,後面講另一個兒子閃的後代,而中間生生插入了巴別塔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