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是不是華夏後代?

祝福141918621


突厥是不是華夏後代,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突厥人?

突厥人最初指的是一個生活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北面一個的部落,後來部落的主體往東遷到了吐魯番以北的博格達山,依附於當時的高昌王國,博格達山一帶是鐵礦產區,於是這個部落掌握了冶鐵技術,轉型成為一個技術型的部落。


新疆北部地圖


450年前後,漠北高原上的柔然征服吐魯番一帶的高昌王國,這個部落淪為柔然汗國的奴隸,進一步被東遷到阿爾泰山的南麓,成了為柔然貴族打鐵的奴隸,被稱為“鍛奴”。阿爾泰山的山形有點像頭盔,當地習俗把頭盔叫做“突厥”,這個從準噶爾盆地附近遷到吐魯番附近,再遷到阿爾泰山南麓的部落的人從此被人叫做“突厥人”。

關於突厥人的族源,《周書》的《突厥傳》記載說:“突厥者,蓋匈奴之別種,姓阿史那氏,別為部落。”《新唐書》的《突厥傳》也說,“突厥阿史那氏,蓋古匈奴之北部也。

《周書》是唐初編寫的記述南北朝時代的北周歷史的書,突厥興起的時代,恰恰是北周統治中國北方的時期。


這兩種說法,都認為突厥人的祖先是從秦漢時代的匈奴人中分化出來的,突厥人的祖先應該和匈奴人是同族的。

鄂爾渾河流域地圖


有意思的是,上述說法在近代的考古發現中從側面得到了證明,1889年當時沙俄學者發現了位於蒙古國的鄂爾渾河流域的“碩柴達木湖”附近發現了古突厥文的石碑,碑文上顯示,突厥人自己認為“九姓回紇者,吾之同族也”。


《闕特勤碑》,位於蒙古國鄂渾河河畔,立於公元730年左右。 碑文中從突厥人的視角描述了突厥、回紇、唐朝三方的關係。


也就是說,突厥人認為,回紇部落跟突厥部落在族源上是同屬一個民族的,而《新唐書》記載,跟回紇部落同族的還有九個部落,所以史稱九姓回紇,他們都是南北時朝時代活躍於漠北的高車(敕勒/鐵勒)的後代。

高車又名敕勒、鐵勒,《北史》記載,高車人“其語略與匈奴同,而時有小異,或雲其先匈奴甥也”。可見高車人的祖先跟匈奴人是同族的,而高車人應該就是突厥人的祖先。

眾所周知,《史記》的《匈奴列傳》一開篇就說,“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朝的人認為,“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其言夏後苗裔,或當然也。”

那麼根據上述史書中所說的匈奴人和華夏的聯繫,說突厥人是華夏後代也是沒問題的。


只愛潘多拉


通過史料我們得知,突厥的發祥地和主要生活地均在今天的新疆境內,因此,他們肯定是華夏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