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租不起,高租金成爲年輕人的「抽血機」

近日自如和蛋殼的搶房成了熱門話題,房東出租房遇三次抬價。

買不起,租不起,高租金成為年輕人的“抽血機”

按照以上的信息,比預期的租金漲幅44%,注意這裡是給房東的租金!而實際租客還有中介費、服務費、租金差、改造成本等。曾有機構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北京7月份租房的月租金價格為4902元/套,環比6月上漲為2.9%;

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住房租賃的月租金均價為4649元/套,環比2017年下半年的4335元/套,上漲了300多元。

同時,由於租金上漲的預期,個人房東普遍不願簽約長租合同,大部分的租賃合同都是1年租期,佔整個租賃交易的79%,超過一年租期是交易佔比僅13.4%。

買不起,租不起,高租金成為年輕人的“抽血機”

貝殼研究院的數據統計顯示,今年7月份,北京、上海與深圳三城的租金環比均上漲,漲幅分別為2.4%,2.1%與3.1%。

聽上去好像不多,但實際租客實際付出的租金絕對值遠遠高出,甚至有租客坦言感受卻像被抽血了一樣。有郊區租金漲近5成,副中心漲幅近100%。

看上去租房和餐飲一樣,是個差異化需求多樣化的充分競爭市場。但租房是一個強區域化的生意。雖然北京五、六環的漲幅,有因為是周邊房屋拆遷,很多自建的公寓等不讓租了,周邊本來2000、3000元、4000元的房源就都迅猛漲起來了。但搶房企業深知市場房源就是市場佔有率,有客戶就有現金流規模,誰有房源誰就掌控市場。不少企業前端大力度收房,後端再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退出,租客再房租分期,玩的還是一出金融的買賣。

買不起,租不起,高租金成為年輕人的“抽血機”

房東東創始人全靂認為:在資本的驅動下,品牌公寓通過搶房,變相抬高了進入的門檻,擠壓了中小二房東的生存空間,從而壟斷了區域房源操控了定價權。但全靂認為,高價搶房企業同樣面臨的風險:

1.企業需要有強大的融資能力,才能持續地規模化上房量搶佔區域市場;

2.企業自身的運營出房週轉效率至關重要,否則將引發資金鍊斷裂。

3 搶房是預期租金上漲,假設租金下跌呢?那後果也很嚴重。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而北京和深圳的租金節節攀升,造成“買不起房,更加租不起”的局面,恐怕這不是政府的目的,所以限制租金亂漲,將是政府下一步動作!

房租的上漲,是諸多綜合原因造成的。在歐美這樣租賃成熟的市場,有理財專家建議,“50-30-20”規則來決定一個人要想“舒服地”在每一個最大城市生活,應該將收入中的50%用於包括房租在內的基本支出,將30%用於可任意支配項目,另外20%存起來。

在租賃體系還未成熟的國內遷徙自由是建立在財務自由之上,或許未來的遷徙不再是因為居有定所,四海皆可為“吾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