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還能幫助普通人實現暴富嗎?

最近有個朋友問了一個問題:當下買房,還能幫助普通人實現暴富嗎?

按照當下樓市調控的邏輯,"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等論調,筆者認為,期待近兩年房價再大漲的機會恐怕是難有了。眾所周知,近期與"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相呼應的是,深圳最新出臺了"深四條",其規定:暫停公司買房;公寓限售5年,新供應土地上公寓只租不售;住宅限售3年,不追溯;對離婚2年內申請住房商業貸款或公積金貸款的購房者,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同時,蘇州市中行、農行、工行、建行四大行表示,自8月1日起,客戶若在5年內提前還款,將被收取違約金。

買房,還能幫助普通人實現暴富嗎?

深圳和蘇州兩城相繼出臺調控政策下,不排除其它城市跟進,若進入新一輪加強版調控的話,可以說樓市將進入"嚴打模式",這難免給人一種樓市要"涼涼"的感覺。但筆者認為,未來10~20年,樓市不僅不會涼涼,房價還會"受保護"。主要原因兩點:

1、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還缺少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商品房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0.8㎡(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36.6㎡,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5.8㎡)。人均住宅面積40.8㎡,戶均一套房,人均一間房。看起來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住房目標達成了,其實是理論上總體均衡,現實中局部失衡。

不得不說,人口流入的一二三線城市仍缺房子,需要給新來的人口建造更多商品房,並且一些城市中還有大量之前的福利分房、房改房,沒有綠化、沒有停車位、沒有電梯,漸漸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居住要求,所以還需要建造成符合現代人居住舒適的商品房。有便利的交通、便捷的商業配套、優美的外部環境、優質學區與醫療等。因此改善型需求是個長期的需求。

前不久地產大炮任志強發表新觀點說:中國房地產未來還有二十年的紅利期,因為未來中國要把城市化完成70%……你們別搞錯了,我們現在房子是不夠用的……。其中他說到一個數據,中國現在大概有7500萬的獨居戶,這一比例是百分之五點幾,如果按照北歐40%的獨居率來算的話,未來中國將產生2.5億的獨居戶,或者更多。隨著獨居人口不斷擴大,再結合城鎮化率來看,城市房產的需求依然龐大,房子旺盛,房價怎麼可能下跌呢?

買房,還能幫助普通人實現暴富嗎?

2、房地產"綁架"了銀行,"牽一髮而動全身"

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不論是買房還是開發房產,都離不開大筆的資金和債務。而為了買房,如今中國人已從"怕負債"變成"高負債"。有相關調查機構顯示,房貸成為中國家庭債務大頭,2017年以來,雖然我國採取了堪稱"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但依然抑制不住居民買房的熱情,居民部門槓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從2017年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可以想象的是,不惜負債買了房的人,尤其是使用高槓杆的購房者,是難以承受房價下跌的。

再拿開發房產來說,一般來說,開發商把股市融取的資金用來大量買地,這部分地,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上成為"固定資產",然後再以地為抵押向銀行貸款。這種向銀行貸款間接融資的方式,是目前房地產開發資金大頭。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間接融資的方式,是通過銀行作為信用中介的一種融資方式,即投資人存款於銀行,銀行向借款人發放貸款,在此過程中,銀行負責對於貸款項目的評審和貸後管理,並承擔違約的信用風險。該模式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小,但銀行集中了大量的風險。

房地產"綁架"了銀行,再加上承擔著城市建設的重任,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房地產,註定了政策一定會傾盡全力維持房地產穩步前進,防止房價大起大落。

因此,筆者認為,在人口持續流入的一二三線城市,佔據好地段或者擁有好資源的房子,依然是跑贏通脹的優質資產;對於剛需客的話,有一定的資金能力,能上車還是早上車好,畢竟為了居住以及房子所附帶的落戶、孩子就學等資源。你覺得呢?

文末自述:私下裡隔三差五有親戚朋友來問筆者:樓市怎樣了,房價還會漲嗎,現在買房會不會成為高位接盤俠……。作為一名十餘年地產行業經歷的從業者,我親身感受到地產的發展,興盛,乃至瘋狂,當然中間也有部分地區的樓市出現了多年橫盤或短期震盪,在這個圈子裡,也看見過太多的奇葩人物、奇葩事件、奇葩開發商、奇葩購房者,這些是圈外人不瞭解的,或者說了解不到位。如今,通過自媒體平臺,我將自己在樓市看到的、想到的、分析的,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歡迎關注。

買房,還能幫助普通人實現暴富嗎?

可能有網友好奇為什麼這個談房子的自媒體號的名字叫"AW大師"?簡單來說一下,AW兩個字母的靈感來自電音天才——Alan Walker(艾倫沃克),提起他,估計不少人瞬間會想到他的作品,比如《fade》、《faded》、《sing me to sleep》、《tired》,這些都是能夠刷進人心靈、激盪人靈魂的電子混音。有人說,如果誰沒有在車裡、大街上、視頻、直播裡聽過這首《Fade》的話,就太Low了!如此評價,可見他音樂作品的魅力,以及粉絲們的熱愛。他是電音大師,以他為偶像,筆者想成為一名走心的、讓讀者更深層次瞭解房地產的"侃樓市大師",哈哈。歡迎關注,一起聊聊真實的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