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資穎——非典型羽壇球後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戴資穎——非典型羽壇球后

8月28日,雅加達亞運會羽毛球女單決賽,來自臺灣高雄的現役球后戴資穎僅僅用時34分鐘就直落兩局,擊敗印度猛女辛度,首次拿到洲際賽事冠軍,這也是中國臺北羽毛球隊歷史上首枚亞運會金牌。南京世錦賽留下的遺憾,在雅加達終於彌補。

年少成名的戴資穎通過9年職業生涯,終於收穫了洲際賽事的重要桂冠。這對於臺灣地區這塊相對貧瘠的羽毛球土壤無疑是強有力的刺激。戴資穎有可能循著王建民,陳偉殷等棒球球星成為新一代的臺灣之光。

在BWF今年8月中旬公佈的本賽季獎金排行榜上戴資穎憑藉五站賽事四次奪冠的驕人戰績,半年就拿到24.605萬美元,雄踞所有男女選手之首。目前職業生涯總獎金已經達到98.46萬美元。

戴資穎的羽毛球天賦從小就顯露無疑,她的父親戴楠凱是消防員,身兼高雄市羽毛球委員會總幹事,平時最愛打羽毛球,在耳濡目染下,戴資穎從國小三年級時就開始練習羽毛球,而且越打越好。

到國小六年級時,她已打遍高雄,並奪得臺灣羽毛球排名賽乙組冠軍,升上甲組,

成為臺灣羽毛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

由於小時候常跟年紀比她大很多的兄長輩打球,戴資穎的球路和常規科班出身的羽毛球相比更加飄忽難以捉摸。剛柔並濟的多變打法發展出許多變化多端的球路。

她的個人特色是透過網前細膩的假動作以及四方球拉吊突擊,並具備優異的反手拍控制能力。戴資穎透過細膩的網前球、不同變化的控制球與不同節奏的回球以及突擊等技術打亂對手節奏,進而取得球場上的控制權而贏得勝利。

戴資穎——非典型羽壇球后

世界羽聯(BWF)評論員吉莉安?克拉克曾經評論戴資穎是最具觀賞性的女子單打選手之一,並時常稱讚她的球路變化以及在羽毛球方面的才華。

倫敦奧運男雙金牌得主、四屆世錦賽男雙冠軍蔡贇也曾點評戴資穎技術多元,既擁有像雅典奧運男單金牌陶菲克假一樣犀利逼真的假動作,也擁有亞特蘭大奧運男單金牌拉爾森“後場單腿起跳轉身突擊”的招式,亦像是泰拳選手,瘦小的身體裡暗藏殺機。

如果你看她的比賽,就會發現,出其不意的重殺是鋪墊過後的利劍出鞘,讓人驚歎的假動作,是靈動美學的展現。而一顆大心臟也讓她面對馬琳這樣的里約金牌選手,能夠在落後七分時實現逆轉。

可以說,她為沉悶和技術僵化多年的女子網壇帶來了一股新的空氣,讓球迷在看女子比賽時不會在昏昏欲睡,而是為她鬼魅的擊球和輕盈的步伐擊節叫好。

作為臉書的活躍份子,球迷常常能看到她在這裡放飛自我,做做直播,秀一下自己的身材:她那瘦小身軀映襯下的腹肌讓人驚歎不已。

這個表情有些呆萌的女生最吸引人的一大標籤,便是她的六塊腹肌,被網友稱之為“魔鬼筋肉人”

戴資穎——非典型羽壇球后

怎麼練出來的?戴資穎笑笑,“如果你有我這樣的訓練強度,自然也會擁有。”可見,腹肌背後,是她從沒有放在嘴邊一直宣揚的高強度訓練,是她日復一日的堅持。

然而,在成功背後,戴資穎也有一段止步不前的日子。

這位從2009年亞青賽以一枚銀牌出道的高雄姑娘蟄伏了近七年的時光,直到2016年才等到了自己的爆發。在這七年裡,她的苦主是前不久剛退出國家隊的孫瑜,是倫敦奧運會冠軍李雪芮。

從16年年末登頂女單第一後,她不斷用巡迴賽的冠軍證明著自己的實力,但依然有不少懷疑的聲音詬病她缺少大賽榮譽: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她都未曾折桂。

天道酬勤,她用這次的亞運會奪冠堵住了不少人的嘴巴,但其實她的想法一直很簡單,就像她在賽後奪冠接受採訪說的那樣,“沒有什麼需要不需要證明的,比賽就是這樣,贏了就是贏了,輸了就是輸了,我的實力還需要一場比賽來證明嗎?

戴資穎——非典型羽壇球后

這就是真性情的戴資穎,她的性格和她的球技一樣,靈動而乖張。才24歲的羽毛球女王,未來依然有著更多的榮譽等待她的挑戰和征服。

而為了慶祝戴資穎女單奪魁,臺灣地區的麥當勞甚至推出了巨無霸買一送一活動......這波操作,我服的!

戴資穎——非典型羽壇球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