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老公,結婚給我買個大鑽戒好嗎。

為什麼說“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鑽石被譽為二十世紀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它提供了現代營銷史上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商品服務消費者只是一種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費者才是最高成就!

鑽石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只是皇家和貴族炫耀財富的飾品,產地固定而且產量稀缺。十九世紀後期發生改變,因為南非居然神奇地發現了一座鑽石礦,產量居然有幾千萬克拉。

我的個乖乖,這下讓鑽石商人們徹底懵逼。如果這些鑽石進入市場,鑽石的價值將大打折扣,於是,一個叫羅茲的英國商人在1888年創建了大名鼎鼎的戴比爾斯公司,從此鑽石營開始了營銷騙局。

戴比爾斯直接買下了整個鑽石礦,而後控制鑽石出量,就可以壟斷整個鑽石的供貨市場。

如果買了鑽石的人要出售掉,鑽石的價格體系也會崩潰,所以要想穩定價格除了讓別人買,還得不讓他賣鑽石。這怎麼可能呢?可是神通廣大的戴比爾斯就是做到了,這個超級難題的解決方案催生了這個世界最不要臉的組合,那就是把愛情同鑽石緊緊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說“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因為鑽石=美好+永恆,而愛情=美好+永恆,所以,鑽石=愛情。

1938年以後,戴比爾斯的實際控制者奧本海默家族花費了鉅額的廣告費用開始打造所謂的鑽石文化。宣稱堅硬的鑽石象徵的正是忠貞不渝的愛情,而只有鑽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訂婚禮物。通過各種手段鋪天蓋地的廣告,強化鑽石和美好愛情的聯繫。

1950年,戴比爾斯更提出了喪心病狂的廣告語,“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通過這個營銷,戴爾比斯一石三鳥。

正是因為如此,儘管鑽石不斷開採至今已經有五億克拉,但在整體上還是供不應求,價格扶搖直上,因為只有戴比爾斯才可以賣鑽石。

為什麼說“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更大的鑽石礦,大量碎鑽供應於世面。戴比爾斯嚇得尿了褲子,馬上同蘇聯訂立價格同盟。另一方面,為了不讓鑽石掉身價,營銷廣告順勢轉向,強調碎鑽一樣高貴,鑽石雖小依然代表高貴的愛情。鑽石的珍貴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做工和切面,於是又炮製了大量行業的標準,如今你去櫃檯上聽服務員向你扔出什麼淨度4C等專業術語,跟睜眼說瞎話的售樓小姐沒什麼兩樣。隨後,鑽石也徹底征服了底層階級,大的好的賣給富人,但是碎的小的也可以賣給窮人呀。

你以為營銷到這個高度就可以了吧,遠!沒!有!戴比爾斯已經把女人的心理研究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比如他們研究顯示,對於鑽石這種奢侈的商品女人的心理是矛盾的。

戴比爾斯的廣告在八十年代又開始強調鑽戒應該跟驚喜結合。一個男人默默買了鑽戒,在一個精心安排的場合突然送出,這才能最大程度上化解女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們擁有鑽戒帶來的極度喜悅,一方面又保持了女人的純真。 所以才有了很多電視情景中的蛋糕裡面藏鑽戒!

為什麼說“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如果你拿著本文去向你未婚的女友義正言辭地指出,買鑽戒是一件傻逼的事情,那麼這種行為才是真的傻逼,因為你的女友只需要看著你的眼睛說一句話就讓你啞口無言,我不管,我就要大鑽戒!

為什麼說“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鑽石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人造金剛石與鑽石也別無二致,如果想靠鑽石保值無疑很難。二手的鑽石沒有任何市場,只能以低廉的價格回售給商家,可是這仍然阻擋不了被綁架的人類對它瘋狂的追捧。

我能想象,如果當一個男人把關於鑽石的這些故事都告訴自己的妻子時,他最可能遇到的情景就是妻子幽怨地說:“所以呢,你覺得給我看了這個,鑽石就不買了,是吧?”

而男人一定會立刻搖頭,斬釘截鐵地說:“哪能啊,買,當然要買,咱還得買個大的,我這就是說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