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幫會之一的「14K」爲什麼會叫這麼「古怪」的名字?

  14K這個幫會在抗日戰爭後,在廣州對外公開的名字是“洪門忠義會”,如果以正宗的洪門架構“山堂水香”來劃分的話,它的山頭決應該是“洪發山、忠義堂、珠江水、萬年鄉”,所以,一直到今天,14K在香港或澳門的幫眾仍然會以“洪發山”這個舊名號自稱。

香港最大幫會之一的“14K”為什麼會叫這麼“古怪”的名字?

電影《濠江風雲》就是根據14K大佬尹國駒的故事改編,該片還被澳門政府起訴尹作為罪證

  洪發山後來改成14K這個“怪名字”要分兩部分來解讀。

  “14”在眾多網文中都可以看到,是這個幫會大本營的門牌號碼,即廣州市寶華路14號。在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兵敗遷臺,一直被國民黨情報組織支助的洪發山幫眾也只能逃離大陸以求自保,他們分散抵達香港和澳門後,就以14號作為相認的暗號,久而久之”14號“就成了這個幫會的代名詞。

香港最大幫會之一的“14K”為什麼會叫這麼“古怪”的名字?

  “K”字,則最少有三種說法。其一,其幫眾認為,他們很團結,因為K金雖然不是純金,但是硬過純金,所以他們要在14後面加一個“K”,其二,洪發山是國民黨的外圍地下組織,一直接受“國家俸祿”,因國民黨的英文名字“Kuomintong”首字母是“K”,所以要以“K”為名。

香港最大幫會之一的“14K”為什麼會叫這麼“古怪”的名字?

14K創始人,葛肇煌

  而“K”的最有一種說法則跟一個“夕陽”幫會“粵東幫”有關,我們在介紹“粵東幫”名字由來時會講到。

香港最大幫會之一的“14K”為什麼會叫這麼“古怪”的名字?

14K大佬尹國駒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