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每種「剩菜」都有自己的保質期!不是一台微波爐就能搞定

生活|每种“剩菜”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不是一台微波炉就能搞定

看著一桌子剩飯剩菜,

倒掉可惜,不倒吧又有人說:

聽說,隔夜飯菜有毒,會致癌!

聽說,剩菜營養損失嚴重。

剩菜真的很難吃……

那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剩飯剩菜怎麼辦?

生活|每种“剩菜”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不是一台微波炉就能搞定

剩菜儲存加熱的4個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點”第四點“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中建議: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不要在冰箱裡放超過3天,剩飯菜加熱的次數不應該超過1次。

剩飯剩菜並不是絕對不能吃,只要保存得當、烹飪合理,還是可以食用的。具體如下:

生活|每种“剩菜”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不是一台微波炉就能搞定

1

熱食物晾涼再放

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食物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黴菌生長,從而導致冰箱裡的食物黴變。

2

不同剩菜分開儲存

這樣可避免細菌交叉汙染。還需要用乾淨的容器密閉儲存,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附上一層保鮮膜。

3

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最好能在5~6個小時內吃掉。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產生了亞硝酸鹽以及黃麴黴素等,加熱就起不到作用了。

4

吃前要回鍋熱透

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把菜整體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8種剩菜的“科學處理法”

生活|每种“剩菜”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不是一台微波炉就能搞定

1米飯

米飯在常溫下容易滋生芽孢桿菌。正確的儲存方法是,將剩飯在常溫下降溫1小時(不超過1.5小時),然後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時間別超過1天。剩飯不宜反覆加熱,最好一次加熱後全部吃完。

2雞肉

剩餘雞肉應加蓋(或蓋一層保鮮膜)在常溫下冷卻後,放置冰箱冷藏,保存時間最多3天。從冰箱取出後加熱不超過一次,溫度至少達到75℃,而且要熱透。

3牛羊肉

牛羊肉等紅肉可以放置冰箱冷藏好幾天,可以切冷盤食用。

如果加熱,最好先將紅肉從冰箱取出,在常溫下放置一段時間,然後再加熱食用。

微波爐加熱會破壞牛排和烤肉的紋理,影響口感。最佳加熱方法是用平底鍋油煎,每面煎60秒即可。

4土豆

未切開的整個土豆煮熟後可以放入冰箱冷藏3天。熟土豆應小火加熱或者幹煎,微波爐加熱或加水加熱容易使土豆口感變差。

5綠葉蔬菜

菠菜、小油菜等綠葉蔬菜做熟後應先放在室溫下冷卻,然後放入冰箱冷藏,吃前用微波爐加熱

6乳製品

牛奶、酸奶等奶製品應原包裝放入冰箱冷藏。如果已經倒入杯子或碗中,應該用保鮮膜蓋好後,放入冰箱冷藏。

7罐裝食品

罐裝豆子或湯等開封之後,不宜將剩餘的食物繼續放在原來的容器裡,否則容易導致食物出現“金屬味”。

可以將剩餘的食物倒入另一個容器,然後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

8自制肉汁或肉醬

有些家庭會自制肉汁或肉醬來拌飯,但即使有蓋子,吃不完的肉汁或肉醬只能在餐桌上放2小時

為了保證風味和安全,蓋上保鮮膜,放入冷藏室能保存1~2天

放入冷凍層能保存2~3個月,但保存太久味道也會發生改變。再吃之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特別提示

無論是雞肉、米飯還是乳製品等食物,保存時間都不應超過3天。用微波爐加熱時,應適當攪拌,以避免食物滅菌不徹底,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3個技巧讓剩菜“翻新”

蔬菜再熱之後幾乎失去其美食價值,而肉類只要能及時冷藏,其營養和口味並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所以大家應做到:寧剩葷菜,不剩蔬菜

肉類剩菜翻新並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工、換調味、加配料這三大技巧。

改刀工

大塊的肉類食材最適宜改刀。將其切片、切丁、切碎,再搭配新鮮蔬菜、粗糧等烹飪。

比如把豬肉切成肉碎,雞肉撕成雞絲,醬肉片切成肉絲,然後和涼拌蔬菜搭配在一起,或者做成餡餅、春捲的原料。

換調味

換味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改變菜品的味道,二是調整鹹淡。

  • 剩的油燜大蝦,把油去掉,加點番茄醬,改造成風味別具的番茄大蝦。

  • 燉雞時,湯被喝得乾乾淨淨,可將雞肉切成顆粒,加入咖喱粉烹炒,便可翻新成咖喱雞。

  • 滷味及燻醬食品,口味偏重,若是將其搭配時蔬煮湯,便可把鹽味煮出來,讓濃味變淡。

加配料

實際上等於在新的一餐中引入蔬菜,而不再增加葷菜,有利於改善營養平衡。

剩紅燒排骨,加些洋蔥、蘑菇、土豆、胡蘿蔔、玉米,做成時蔬炒排骨。

把剩菜改造成湯:

  • 剩的燉排骨加蔬菜和掛麵,做成蔬菜排骨湯麵;

  • 剩番茄炒蛋加木耳和麵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

生活|每种“剩菜”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不是一台微波炉就能搞定

閩西姐姐

凝聚婦女,服務婦女

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