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增長依賴理財收入 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注水」被質疑

一、上市公司負面輿情概況

根據鷹眼輿情繫統,上週(8月13日至8月19日),資本市場關注度較高的10大負面事件涉及*ST康達、香梨股份、宜通世紀、先河環保、歡瑞世紀、山東精密、譽衡藥業、南華生物、北京君正、艾德生物等。(參見表一)

利潤增長依賴理財收入 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注水”被質疑

二、上市公司十大負面事件及負面指數

1.上市公司股價巨幅波動最受關注。通過鷹眼輿情大數據分析發現,上週十大負面輿情事件中,被媒體報道最多的關鍵詞依次為:股價暴跌、業績依賴理財、保殼壓力、業績或被拖累、股權質押爆倉等。(見下圖)

利潤增長依賴理財收入 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注水”被質疑

其中,在股價暴跌方面,歡瑞世紀半年股價腰斬,山東精密、譽衡藥業、南華生物等股價大幅波動引發市場擔憂;在業績依賴理財方面,北京君正、山東精密等理財收益佔利潤總額比例高,主業經營不理想被詬病;在保殼壓力方面,在上市公司保殼方面,*ST康達和香梨股份分別因2017年報披露事宜、連年虧損等面臨保殼壓力;在業績或被拖累方面,宜通世紀子公司鉅額債務、先河環保陷臨汾數據“造假門”山西業務被終止等將拖累上述兩家公司今年業績;在股權質押爆倉方面,歡瑞世紀和譽衡藥業由於股價大幅下挫,質押股權面臨爆倉風險。

2.負面指數。根據鷹眼輿情繫統,從保殼、股價下行趨勢、業績等維度,綜合分析上述上市公司的投資風險。其中,*ST康達、香梨股份當前面臨保殼問題,對短期股價影響較大,風險係數為四顆星;先河環保、宜通世紀等“爆雷”事件或衝擊業績,短期輿論對股價的影響係數為三顆星;歡瑞世紀、山東精密、南華生物等當前的投資風險係數也為三顆星。(注:星級僅代表短期內負面事件對股價的影響程度,不適用於對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參考)。(參考表二)

利潤增長依賴理財收入 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注水”被質疑

三、輿論主要評論及風險提示

1.3名董監高相繼被刑拘,*ST康達股權之爭白熱化。

評論:投資時報:*ST康達深陷實際控制權之爭近5年之久,目前仍塵埃未定。引發各方爭鬥的,是目前其大量持有的優質土地資源。另外,由於*ST康達主營業務頗為“多元”,因此,該公司定位不明確、協同性欠佳、資源整合效率偏低一直為投資者所詬病。

風險提示:儘管*ST康達非業績問題被“戴帽”,但股權之爭仍未明朗,若2017年年報未能按時披露,仍面臨退市風險。

2.媒體稱重組標的眾品食品債務洪峰將至,香梨股份重組前景堪憂。

評論:華夏時報:香梨股份上市17年虧損12年,而另一方面,眾品食品從美退市,多年後再度啟動上市,劍指“A股”。自身債務“負擔沉重”的眾品食品,面對2018年債務洪峰,意圖借殼香梨股份上市,看似二者聯姻合乎常理,但前景或難言樂觀。

風險提示:香梨股份連年虧損,全靠賣資產保殼。面對大起大落的業績和盈利能力越來越差的主營業務。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香梨股份將走向何處?

3.先河環保深陷臨汾數據“造假門”,山西業務被終止,保證金被扣。

評論:

暫無評論。

風險提示:儘管公司聲明,山西業務終止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但對業績和股價影響已成事實。另外,再環保高壓之下,還要警惕還有其他“雷”爆出。

4.子公司隱瞞鉅額債務高管被查,商譽減值拖累宜通世紀業績。

評論:證券公司:子公司倍泰健康系宜通世紀前期斥資10億元溢價併購而來,如今爆雷對上市公司造成重大影響,預計計提逾5億元的商譽減值。同時,子公司債務以及涉及的訴訟賠償也會對宜通世紀的財務報表造成影響。

風險提示:子公司倍泰健康董事長方炎林、總經理李詢涉嫌犯罪,無法參與經營;兩人主導的相關業務存在受阻、項目停滯的情況,未來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仍具不確定性。

5.歡瑞世紀股價腰斬,股權質押岌岌可危。

評論:華夏時報:通過近兩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歡瑞世紀出品的電視劇收視率也開始走下坡路,許多明星的出走成為重要原因。流量出走,收視率不佳,同時口碑崩盤……上述這些因素導致歡瑞世紀成為今年上半年股價下跌最為嚴重的影視股之一。

風險提示:對於演藝公司來說,藝人的流量源源不斷是其保證收視率和業績的重要渠道,然而,歡瑞世紀目前面臨的是“只見舊人去,不見新人來”的尷尬局面。如今股價已近腰斬,如果後期繼續跌下去,不排除控股股東再次面臨平倉、凍結、拍賣或被強制過戶的風險,也將存在控制權變更的可能性。

6.山東精密半年報淨利同比增超100%,業績優秀股價卻不買賬,背後有何秘密?

評論:“天下公司”微信公眾號:東山精密的淨利潤是注水型的,剔除掉投資收益特殊情況後,與往年對比,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這也是被投資者放棄的主要原因。

風險提示:從報表看,公司的現金流並不樂觀,為了借錢,公司抵押了幾乎所有可以抵押的東西。同時,從票據業務來看,公司在供應鏈中,處於劣勢的地位,不僅主業經營環境變差,公司的大客戶壞賬率非常高。上述這些因素都無力支撐股價上漲。

7.南華生物連續暴跌,接盤方入局兩月浮虧逾四成。

評論:證券時報:控股股東財信金控高層更迭,相關資金可能也萌生去意。南華生物最近的股權變動和股價異動或許與此有關。

風險提示:此前有媒體稱公司二股東上海(近期持續減倉)和平與三股東重慶信三威昌盛二號私募基金“關係緊密”。如果情況屬實的話,重慶信三威是否跟隨上海和平的減持腳步離開,值得關注。

8.重組失敗復牌暴跌,譽衡藥業控股股東面臨爆倉。

評論:金融界網站:若股價進一步下跌,持股幾乎全數質押,且已出現資金鍊危機的譽衡集團是否會因此被迫易主將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市場傳聞有戰略投資者火線加盟,使得公司股價暫時企穩,但仍需關注後續進展,謹防股價“一日遊”行情。

9.理財收益佔利潤總額比例超100%,北京君正連續4年半扣非後淨利為負。

評論:經濟學家宋清輝:若疏遠主業過度投資理財,或者把理財作為長期性投資,這種投資行為並不可取,可能會把主業給荒廢了,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並非穩賺不賠。

風險提示:扣非後淨利為負,說明公司主業經營業績是虧損的,業績增長依賴理財難以持續。實際上,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最終卻流向了信託計劃,而近年來頻頻出現的信託計劃延期兌付、債券違約等狀況,說明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的風險亦不容忽視。

10.艾德生物遇技術更迭挑戰被疑難續高增長。

評論:證券日報:目前艾德生物的核心產品系分子診斷PCR類測試劑盒,而隨著二代測序時代的開啟,艾德生物將面臨核心產品被全面更迭的挑戰,過去的高成長模式難以複製。

風險提示:除了面臨華大基因、貝瑞基因等在內的大型企業的競爭,艾德生物還面臨收入過於依賴拳頭產品的風險,當然,眼下技術的更新替換則是其最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