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庭女兒的生存啓示錄——《創世紀》讀後感之三:從瀠珠看開去

大家庭女兒的生存啟示錄——《創世紀》讀後感之三:從瀠珠看開去

電影《海上花》劇照

大約是自己親身經歷過一個遺老家庭的苦楚,張愛玲對於大家庭女兒的生存狀態是有著切膚之痛的,所以描寫起來特別的動人。

張愛玲在她的另一篇小說《花凋》裡說過:“幾位姑娘雖然是在錦繡叢中長大的,其實跟撿煤核的孩子一樣潑辣有為。”已經闡釋殆盡。那部小說裡不夠潑辣有為的川娥就只好匆匆的來了又去,只剩下一朵花凋零的影子。

在《創世紀》裡,作為大家庭的第一個孫女,瀠珠境遇還是好了很多。雖然她“身上只是一點解釋也沒有的寒酸。”但如果不是非要裝闊,這點寒酸完全可以過得去。所以她興沖沖的每天塗著劣質的口紅去上班。

但是,比較難過得去的是家裡人那種一方面秉承著大家長制度,事無鉅細拿出來討論,一方面又和事實完全不著調的態度。

本來她失去這段愛情的感受大概也就是和失去一件雨衣的失落是一樣的,雖然都還在心裡存著一點點念想去找回,也屬人之常情。

但是,心裡那一點點的企盼和想法,卻是禁不止反覆的被咀嚼和放大。就算貧苦人家的女孩在戀愛中,也還被允許有一點點的心機和心機的失誤,但是到了瀠珠這裡,任何的閃失都被加倍的傳播,尤其是受到一家之主祖母紫薇的漠視和斥責。

那麼瀠珠應該如何度過這樣的難關呢?做出一副經過千錘百煉,臉上千難萬難,嘴裡說著:“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難過”的樣子,早在別人開口之前,就先嫌棄和踐踏自己?那也成不了《創世紀》的女主角了,那就是《金鎖記》裡一輩子被斷送掉的女兒長安了。

所以,也幸好不是。《創世紀》即使開篇的艱難,行進的艱難,畢竟還是撕開了一條口子,很有可能繼續走下去的。到了瀠珠這裡,摸著黑走下去,也許就剛剛趕得上曙光的來臨。

那一點點模糊的可能性,讓讀者看到了再創世紀的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